宇宙学谜团新线索:马约拉纳中微子或揭开物质与暗物质之谜
在宇宙学的广阔领域中,物质与反物质之间的不对称性以及暗物质的性质仍然是两大未解之谜
脉冲星发现55年:中国天眼展望
55年来,天文学家探测脉冲星的数目接近4000颗,其中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发现500多颗。脉冲星已经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天然实验室,其观测研究具有涵盖多波段和多信使(电磁波、引力波、中微子、宇宙线)的全方位特性。目前发现的脉冲星有10余种,星体的磁场、自转、质量、辐射机制等表现出多样特征,其起源与演化依然是个谜团。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两颗中子星碰撞中重元素原子的形成
天文学家观察到两颗中子星碰撞后重元素原子的形成,首次了解这些极端宇宙事件的微观物理特性。这一事件距离地球 1.3 亿光年,引发了一次巨大的爆炸,产生了迄今为止观察到的最小的黑洞,并提供了过去、现在和未来重原子形成的详细年代图景。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7 到 19 个太阳质量)的残余物,这些恒星由于聚变燃料的耗尽而自行坍缩。它们的外层在超新星爆炸中被喷射出来,留下一个超致密的核心,将相当于两个太阳质量的核心集中到一个直径约20公...
原子能院团队新法判定中微子质量顺序获重要进展
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展的“超新星中微子测量判定中微子质量顺序的方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天体物理学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