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技术装备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启动带光联调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27日正式启动加速器、光束线站带束带光联合调试。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我国首个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也是目前全球设计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次技术调试,HEPS储存环的束流流强已突破40毫安,电子束流发射度成功降低至93皮米弧度。电子束流发射度可以衡量电子束的精细程度——数值越小,说明电子束在横向扩散越少,所有... 03-28  
头条

东芝与阿联酋签署重离子治疗设备供应协议

从左至右:Al Faheem大使、Al Nowais首席执行官、Oyasu董事长和Takeuchi总经理4月22日,东芝能源系统与解决方案株式会社(东芝ESS)于京滨商务中心,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的克利夫兰诊所阿布扎比分院(CCAD)举行签约仪式,东芝ESS将向阿联酋供应首台重离子癌症治疗装置,这也是该设备首次在中东地区投入使用。此次签约仪式出席人员众多,包括东芝ESS电力系统部门总经理竹内部长(Tsutomu Takeuchi)、阿联酋驻日本大使法希姆阁下(Al Faheem)、拥... 2025-04-27 重离子治疗核医学

我国首台套商品化国产串列加速器研制成功

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的串列加速器系统通过验收。这是国内首台套商品化串列加速器,标志着我国在串列加速器高端仪器设备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串列加速器的完全自主可控。串列加速器是核科学研究的关键设备,可用于核物理、单粒子效应、材料科学等前沿基础研究,同时可助力半导体高能离子注入、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等产业发展,促进相关产业技术升级。长期以来,国际上仅有两家公司具备商品化产品生产能力。我国相关... 2025-04-27 中核集团

北检院完成艾普强360°质子治疗系统检测,正式移交检测报告

2025年4月15日,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北检院)向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简称艾普强)正式移交位于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的国产首台质子治疗装置360°旋转治疗系统的检测报告,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国产质子360°旋转治疗系统顺利完成了全链条检测验证,待获得器械注册证后投入临床使用。北检院院长徐松雁、党委副书记吴科春、副院长孟志平、副院长梁振士、副院长郑义夫等主要领导和检测专家,艾普强公司副总经理李瑞及团... 2025-04-23 质子治疗核医学

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启动超级对撞机粒子建模教育计划

塔斯社4月21日报道,托木斯克国立大学(TSU)正式启动一项针对超级对撞机实验粒子建模的教育计划。该校新闻处向塔斯社透露,参与该计划的科学家将系统掌握Geant4软件包,并应用于NICA超级对撞机相关研究。高能物理数据分析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伊万琴科指出,项目核心目标是培养科学家自主开发解决科学问题的软件工具。他介绍,Geant4是一款用于模拟基本粒子在物质中运动的开源库系统,基于该平台开发的应用程序可覆盖实验装置、探测器及... 2025-04-23 俄罗斯对撞机

日本组装ITER原型腔内元件通过热测试 后续测试计划明确

近日,由日本组装的第五次迭代原型腔内元件在以日本电物理设备研究所命名的科研机构成功完成热测试。该测试由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圣彼得堡分公司旗下子公司D.V.叶夫雷莫娃(JSC NIIEFA)主导实施,系俄罗斯联邦履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国际承诺框架内的关键环节。本次测试的组件包含全尺寸偏滤器原型的八个面向等离子体元件,于一月底运抵俄罗斯原子能公司总部。在为期约三个月的试验中,该原型在10 MW/m²热负荷密度及1,1... 2025-04-23 俄罗斯

俄西伯利亚原子能研究所开发新型对撞机VEPP-6

近日,以G. I. Budker命名的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原子能研究所(INP SB RAS)正积极推进新型对撞机项目——VEPP-6的开发工作。叶夫根尼·列维切夫 (Evgeny Levichev) 和伊万·洛加申科 (Ivan Logashenko) 站在 VEPP-4M 对撞机的 KEDR 探测器前。照片 - A. Skovorodina。该对撞机的物理学项目聚焦于强相互作用物理学,致力于对介子、重子及其他更奇特的强子展开研究。凭借特殊的粒子束碰撞方法,VEPP-6有望成为相对低成本却高效能的装置。 2025-04-19 对撞机俄罗斯

等离子体所成功研制可实现氘/氦分离的大型复合式低温泵

吸附式低温泵具有抽速大、工作温区宽、在复杂电磁和核环境下适应性强等突出技术优势,是未来聚变堆的核心抽气设备,用于高效排出未燃烧的氘氚燃料以及氦灰等杂质气体,在高参数等离子体获得及实现稳态运行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大型复合式低温泵通过专家验收面向聚变堆低温泵大抽速、耐辐照、低燃料滞留苛刻服役需求,等离子体所装置主机工程研究室研究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肥大科学中心协同创新培育基金等项目支... 2025-04-18 核技术

M42与东芝合作建设中东首个重离子治疗设施

4月15日,在2025年阿布扎比全球健康周(ADGHW)期间,由人工智能与技术驱动的全球健康创新者M42集团宣布,其旗下克利夫兰诊所阿布扎比将在阿布扎比建立中东地区首个重离子治疗设施,为癌症患者提供世界级治疗选择。该设施的落成标志着中东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阿联酋五小时飞行半径内此前缺乏重离子治疗中心,导致患者需远赴海外就医。新设施将通过高精度放射疗法高效靶向癌性肿瘤,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并填补区域医疗空白。设施建设将于2026年... 2025-04-17 重离子治疗

PNNL研究团队开发新型锰基超级合金,助力核工业供应链自主化

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的研究团队近日成功开发出一种以锰替代钴的新型超级合金,为先进核反应堆材料应用带来新选择,并有望降低美国对中国钴资源的依赖。该成果已获得美国能源部先进材料和制造技术计划支持,旨在加速新材料技术商业化进程。当前,钴基镍基超级合金因其在高温、辐射等极端环境下的卓越性能,已成为核反应堆及航天器等关键领域的首选材料。然而,全球钴资源供应高度集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精炼钴生产国,掌控着刚果民主共和国超... 2025-04-17 技术装备

核动力院自主燃料组件动力学验证技术取得新突破

4月14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核燃料组件动力学试验及验证工作顺利结题。历经近两年的联合攻关,先后完成了自主燃料组件的静力学试验、跌落试验、碰撞试验、抗震试验和国内首次开展的燃料组件动水阻尼特性试验,以此建立的先进燃料组件抗震模型和动力学分析验证技术得到了全面验证,为自主核燃料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燃料组件是核反应堆的核心部件,其设计需要同时满足结构完整性和功能完整性要求。研发团队融合了国内外前沿的... 2025-04-17 核动力院

波兰玛丽亚反应堆因许可证到期暂停运行

近日,波兰唯一的研究反应堆——玛丽亚反应堆因运行许可证到期而暂停运行。玛丽亚反应堆于1974年首次遭遇火灾事故,其当前运行许可证将于2025年3月到期。该反应堆由波兰国家核研究中心所有,该中心曾于2024年8月向监管机构提交许可证延期申请。然而,由于波兰监管机构提出大量需要澄清的问题,申请未能按原计划完成审批流程。波兰玛丽亚反应堆是位于波兰华沙附近?wierk镇的大型核研究设施,以著名物理学家玛丽·居里命名。它始建于20世纪70年... 2025-04-16 国际视窗

等离子体所签订ITER堆芯主传热系统主换热器设计与供货合同

2025年4月8日,等离子体所与ITER国际组织正式签署ITER堆芯主传热系统主换热器研制合同。此次中国团队成功斩获ITER核二级换热器研制核心订单,标志着我国在核聚变工程关键核装备领域实现里程碑式突破。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支持下,等离子体所联合哈电集团哈尔滨锅炉厂组建技术攻关联合体,经过8个月精心筹备,在全球竞标中力压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20余家国际知名核能装备企业,成功斩获这项价值数千万元的核级设备研制合同。此... 2025-04-14 技术装备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磁体超大尺寸内馈线竣工交付

4月11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ITER现场。该部件的竣工交付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是ITER磁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聚变堆磁体传输能量和冷却介质,以及提供控制信号的反馈,同时在故障态下作为磁体储能的泄放通道,确保磁体能量的及时安全泄放,被... 2025-04-13 产业活动

西苏格兰大学研发全球首款核实验专用辐射探测器模块

为推动清洁能源研究、环境监测及医学领域的技术革新,西苏格兰大学(UWS)研发团队近日成功开发出全球首个专用于核实验的辐射探测器模块。该设备将部署于国际顶级实验室,为辐射探测需求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据西苏格兰大学发布的新闻稿,该探测器由S Nara Singh Bondili博士领衔研发,基于LaBr3(Ce)材料体系构建,其核心优势在于辐射检测能力、便携性及环境适应性显著提升。其应用场景涵盖实验室科研、清洁能源开发、环境辐射监测及医学研究... 2025-04-10 辐射监测辐射安全

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团队研发国产电子源 助力医疗设备进口替代

近日,国立核能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MEPhI)的一支员工与研究生团队在医疗设备进口替代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团队成功开发出专为俄罗斯本土生产设计的电子源原型,这一核心部件是肿瘤放射治疗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项目由创新援助基金会UMNIK - 电子项目团队资助,研发人员同时接受俄罗斯原子能大学技术加速器及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的联合培训。团队负责人安德烈·巴托夫(Andrey Batov)表示,项目成果将推动俄罗斯医疗设备自主化进程,... 2025-04-09 核医学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