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电子新闻
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加速器国际评审委员会 (IARC)于6月7日至10日举办了线上评审会议,会议听取了CEPC加速器技术设计报告(Technical Design Review,TDR)的总体进展、物理设计、关键技术预研、基础通用设施等方面的24个报告,覆盖了对撞环、增强器、直线加速器、输运线等系统。
2022-06-27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实现了一种全新方法,为研究物质和反物质之间的差异提供了极其灵敏的探针。6月2日,相关研究成果刊发于《自然》杂志。
2022-06-02
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云参观”环节,讲解员通过对沙盘模型的演示,展现了对撞机的全貌。画面切换到对撞机的“大脑”中央控制室、对撞机的“眼睛”北京谱仪控制室、储存环隧道以及同步辐射大厅,科研人员全方位解读了科学家如何操作对撞机、并利用正负电子对撞数据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如何利用对撞机的“副产品”同步辐射光进行多学科实验研究。
2022-05-31
超导腔是加速器的“发动机”,在建和未来的大型加速器装置如对撞机、同步辐射光源、自由电子激光、中子源等无一例外地采用超导腔来加速电子、质子、重离子等各种带电粒子,因而,高品质因数(Q)和高加速梯度(Eacc)的超导腔成为了全世界加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预研的加速器关键技术之一。
2022-05-29
5月6日,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束流管及铍相关应用研讨会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召开。
2022-05-10
张洁浩在我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身边工作了十多年。在夜深人静独自检修设备的时候,他会感觉到孤单和压力,但每次找出故障真相,解决疑难杂症时,那种成就感会让他由衷地热爱这个职业。
2022-05-03
作为中国科研体系中最高级别的存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国已分别建立了三个国家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合肥建立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兰州建立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2022-04-13
对于中国而言,最佳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就是:先做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然后在完成它运行使命之后,在同一个隧道里做质子对撞,一道两用。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来的。5年后,欧洲核子中心在2019年宣布了他们的最佳方案,跟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2022-03-23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重点实验室宣布,他们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产生了反物质——超快正电子源。
2022-02-21
北京谱仪BESIII合作组利用连续能区2.23-3.67GeV正负电子对撞数据,以优于3%的精度测量了R值。
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