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专家观点

全国政协委员韩泳江: 加大核技术向国民经济领域转化力度

核技术应用这位幕后英雄,已在医疗装备、临床诊断治疗、公共安全、环境?;さ榷喔隽煊虼笙陨硎帧0樗嫒死嗳粘5囊?、食、住、行,释放源源不断的亲核力。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自20世纪50年代起步,在近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搭建了较为完善的核技术应用产业体系,在反应堆、同位素、加速器、探测器等产业源头环节支撑保障基础扎实。在安全、医疗、工业加工等产业应用环节衍生出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的重要产品和服务。近年来,我国持续... 03-07  
头条

76颗偶发脉冲星!“中国天眼”又有新发现!

“中国天眼”(FAST)又有新发现!基于“中国天眼”观测数据,我国天文学家发现76颗偶发脉冲星,包含目前人类已知脉冲星中最暗弱的一批脉冲星。这些特殊脉冲星仅在少数旋转周期中偶然辐射脉冲。相关研究成果10月2日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杂志。 2023-10-02 天体物理

《自然·通讯》发表原子能院放射性离子吸附机制研究新成果

近日,原子能院放射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设计合成多种用于捕获放射性离子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初步实现了对四价钍离子的高选择性捕获,该成果以“一种高选择性捕获钍离子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综合性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2022年影响因子为17.69。 2023-09-27 原子能院

首次观察到罕见的β3αp衰变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种非常罕见的放射性衰变模式,叫做β3αp衰变。这种衰变模式是指一个原子核通过β衰变转变成另一个原子核,然后这个原子核又通过发射三个α粒子(即氦核)和一个质子来释放能量。这种衰变模式只有在一些非常缺乏中子的原子核中才可能发生,因为它们有很高的β衰变Q值(即β衰变释放的能量),以及很低的α粒子和质子分离能(即从原子核中移除一个α粒子或质子所需的能量)。 2023-09-07 原子核粒子物理

成果 | 叶沿林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实验发现丰中子核碳-14中的线性链状奇特集团结构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叶沿林课题组及其合作者通过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放射性束流线1号线(HIRFL-RIBLL1)开展的一项非弹激发和集团衰变实验,成功观测到了丰中子核碳-14(14C)中存在的线性链状分子结构(3个α集团成线性排列)。 2023-08-26 重离子加速器

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

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面向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探索方向大至天体运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小至基因编辑、粒子结构、量子调控,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平台集成、学科交叉与基础设施等优势,以开放协同、灵活多样的科研组织方式,力求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引领性突破,为人类认识自然不断开拓新领域、拓展新视野。 2023-08-02 核技术

汗液中的健康密码:重离子辐照技术助力创新可穿戴柔性多孔汗液传感器

科研人员利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提供的重离子,辐照聚碳酸酯(PC)薄膜并在其内部形成平行排列的柱状损伤区域,再利用紫外灯敏化以及化学蚀刻的方式在薄膜上制造大量纳米尺寸孔道,最终得到具有直通孔道的纳米多孔 PC膜。 2023-07-31 离子辐照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揭示太阳风与小行星相互作用新特征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谢良海副研究员建立了太阳风与小行星2016HO3相互作用的三维PIC模型,用于定量分析2016HO3周围电场和等离子体特征。 2023-07-24 天体物理

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建制化研究

约20亿年前,一颗比太阳重20多倍的“超级太阳”——大质量恒星燃烧完其核聚变燃料,瞬间坍缩引发巨大的爆炸火球,发出了一个持续几百秒的巨大“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 2023-07-20 宇宙射线伽马射线粒子物理核物理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助力中国科学家发现首个液氮温区镍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猛教授领导的团队与相关单位人员合作,首次在实验上发现一种在液氮温区压力下实现的镍氧化物超导体,文章于2023年7月12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1]。这是我国科学家在国际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做出的一项突破性科学成果,时隔36年,科学家们终于在继铜氧化物之后,发现了第二类突破液氮温度(77K)的非常规超导家族,为高温超导机理和应用研究点燃了新的希望。 2023-07-17 北京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

院士专家座谈会:数字化转型是核电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康克军指出,核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除传统安检领域外,还可用于核医疗、辐照杀菌、工业无损探伤、矿石分选、环境监测、航空航天等领域。他表示,当前,核技术应用产业具有市场化程度高、专业融合度大、技术突破难等特点,因此必须要靠多专业多领域的高效协同和产品快速迭代赢得市场机遇和市场占有率??悼司苯ㄒ?,企业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023-07-07 核技术

针对日本核污水排海,生态环境部:已作部署!

事实上,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和世界各国核电厂正常运行液态流出物有本质区别。 一是来源不同,二是放射性核素种类不同,三是处理难度不同。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来自于事故后注入熔融损毁堆芯的冷却水以及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和雨水,包含熔融堆芯中存在的各种放射性核素,处理难度大。 2023-07-05 核污水放射性核素

在极端等离子体环境中开展核反应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由原子能院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以及上海高等研究院开展了“处于等离子体环境中7Li(D, n)(氘离子与锂-7离子发生聚变反应产生中子)天体物理S因子的首次实验测量”研究,为未来在极端等离子体环境中测量核反应参数提供了研究参考,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和激光核物理相关研究在核物理基础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实验方法和数据支撑,促进了学科间的发展和交叉融合。 2023-07-04 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

高能所2.5 MeV静电加速器上的部分科研成果 | 专刊

在V2 恢复后,利用其加速的质子和α粒子开展了应用和基础应用研究。这其中有与物理研究所合作进行的“质子轰击室温连续工作GaAs-Ga1-xAlxAs双异质结激光二极管的研制”(见《科学通报》第20卷(1975)第12 期,559-560 页);为所内固体径迹探测器研究组提供束流;与半导体研究所协作对半导体材料的研究。 2023-06-25 粒子物理核物理

“中国天眼”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双星系统

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轨道周期仅为53分钟的脉冲星双星系统,是目前发现的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从观测上证实了蜘蛛类脉冲星从“红背”向“黑寡妇”系统演化的理论。 2023-06-23 宇宙射线伽马射线X射线天体物理

FAST新发现 填补脉冲星演化模型缺失一环

天文观测已经发现一些脉冲星处于双星系统中,和其它恒星一起绕转。按照已有的天体物理学模型:如果两颗星的距离很近,脉冲星会吞掉身旁这颗恒星的物质,并使自身越转越快。 2023-06-21 天体物理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