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聚变装置新闻

ITER辉光放电清洗系统完成永久电极初步设计评审

近日,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自主研发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辉光放电清洗系统(GDC)永久电极设计方案,在法国ITER组织总部顺利通过初步设计评审(PDR)。这标志着我国在聚变装置关键部件研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ITER计划顺利实施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GDC系统的研发之路充满挑战。2011年,西物院团队首次着手启动设计工作。最初的活动电极方案因空间冲突和漏水风险被迫放弃;后续采用的固定电极方案又因管线布... 2025-08-07

Thea Energy高温超导线圈突破仿星器技术瓶颈

7月31日,美国仿星器商业聚变公司Thea Energy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发表最新研究,其研发的Canis3×3高温超导(HTS)平面线圈阵列成功验证仿星器磁场整形核心能力,闭环控制误差仅0.56%-0.60%,突破传统模块化线圈技术与成本限制,为商业化聚变装置开辟新路径。仿星器作为可控核聚变关键装置,长期受制于模块化线圈的复杂性。这类非平面线圈需在三维空间满足严苛公差,制造难度大、成本高昂,美国NCSX( 2025-08-07

国内首台商业化直线型聚变装置HHMAX-901在蓉建成

7月18日,由瀚海聚能(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海聚能)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台商业化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HHMAX-901主机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建设完成,并实现等离子体点亮。这标志着直线型场反位形可控核聚变技术在商业化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正式从实验室迈向应用端。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HHMAX-901主机。受访者供图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HHMAX-901主机。受访者供图据悉,核聚变的原理是模拟太阳发光发热,利用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核聚变反... 2025-07-21

CRAFT?100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实现世界最大稳态载流

7月14日,由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CRAFT高温超导电流引线顺利通过极端工况下的性能测试,其稳态载流能力突破100kA,创造世界纪录。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是聚变装置超导磁体系统的能量动脉,涉及超导、低温、真空、机械工艺、测控、电源等多个学科。承担着将常温电源与大电流超导磁体连接的关键任务。由于其跨越从常温到超低温(4.2K)温区的特殊位置,电流引线的性能直接影响整个聚变装置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作为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 2025-07-18

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与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开展聚变工作交流

近日,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赴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开展聚变工作交流。核电司副司长李泽,核电发展中心主任苟峰、副主任姜波,核安全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严天文,副主任毛亚虹,首席专家刘福东,以及双方相关部门人员参加活动。核安全中心系统汇报了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监管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聚变产业发展现状、国际聚变监管动态、我国聚变辐射安全监管政策以及核安全中心聚变专班在聚变辐射安全领域的研究成果。双方围绕当前聚... 2025-07-08

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长刘璐一行赴西物院调研指导

5月7日,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长刘璐一行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调研指导。西物院党委书记刘叶,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段旭如,副院长陈庆川出席活动。座谈会上,刘璐对西物院近期取得的科研成果表示祝贺。她指出,当前中国聚变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受到了媒体和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生态环境部密切跟踪聚变科研动态,积极开展前瞻性研究,发布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管理要求。全国政协委员段旭... 2025-05-09

ITER聚变装置中央螺线管最后模块完成测试,组装在即

中央螺线管模块(图片:通用原子公司)近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迎来关键进展,其18米高中央螺线管的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110吨超导磁体在美国完成制造和测试,中央螺线管组装工作预计很快启动。ITER聚变装置的中央螺线管由六个4米高、110吨重的圆柱形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的制造都极为精密,需用约6公里长的铌锡超导电缆缠绕而成,整个过程耗时两年多,涵盖制造与验证阶段。最后的工厂测试环节,通过模拟模块在ITER运行期间可能遭遇的条件,来验... 2025-05-08

西物院副院长冯勇进率团赴法出席第二届ITER聚变实业论坛暨第二十五届商业论坛

4月22日至25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副院长冯勇进率团,应邀出席在法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总部和马赛举行的第二届ITER聚变实业论坛暨第二十五届商业论坛(IBF/25)。论坛期间,冯勇进拜访了ITER组织副总干事Yutaka KAMADA、工程总指挥Sergio Orlandi,并与副总干事罗德隆、科技部核聚变中心(CNDA)副主任王敏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冯勇进感谢ITER组织和CNDA一直以来对西物院发展的关心和大力支持,重点介绍了中国环流三号实... 2025-05-01

国际原子能机构启动新项目聚焦聚变反应堆钨杂质问题

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宣布启动一项新的协调研究项目(CRP),项目编号为CRP F43028,旨在解决聚变反应堆等离子体中的钨杂质问题。该项目页面可通过指定链接访问,于2025年2月27日获得批准,设计工期为5年,开放参与提案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30日。钨因其优异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被计划用作下一代聚变装置的壁面材料。然而,在聚变反应过程中,等离子体粒子与钨壁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壁面侵蚀,进而将钨杂质引入等离子体中。这些杂质的存在会显著影... 2025-04-14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4月2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进一步规范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当前,我国聚变研究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已建成多座聚变装置,其中部分装置计划开展氘氚燃烧、氢硼聚变等实验研究,聚变能应用的工程化设计研究也在稳步推进。聚变装置作为大型科研设备,技术复杂且种类多样,其辐射安全风险与传统裂变堆和粒子加速器存在差异。《通知》明确,本通知所指聚变装置是指开展受控核...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