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新闻
那么,脉冲星是怎么产生这些射电信号的呢?这是一个很复杂也很有趣的问题。我们目前认为,脉冲星辐射是由高能粒子在磁场线上运动时产生的。这些粒子是从脉冲星两极附近的极点区域产生的,它们是由强烈的电场将原子核和电子从表面剥离,并使之成对产生正负电子而形成的。
2023-08-19
值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成立50 周年之际,很高兴应约写一篇有关高能所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物所”)交流合作方面的文字。借此机会回首过往,一方面表示祝贺,祝贺高能所50 年来在粒子物理、粒子加速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2023-08-18
无碰撞激波是空间物理、天文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中一种常见而又基本的物理现象。激波与重联和湍动一起,在国际上被认为是实现磁结构跨尺度演化、等离子体能量转化耗散、高能粒子加速加热的三大机制。
2023-08-16
在广东江门的大山深处,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正在紧张建设中。这个深藏在地下700米的实验室所研究的是宇宙中的一种“幽灵粒子”——中微子。
2023-08-07
过去十年的观测表明,太阳释放的伽马射线处于千兆电子伏特(GeV)范围内时,其能量远远超出建模预期。现在,HAWC观测结果表明,这些伽马射线的能量达到了万亿电子伏特(TeV),与大型强子对撞机中撞击在一起的粒子的能量相近。这一发现对理解恒星大气和天体粒子物理都有重要意义。
2023-08-07
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面向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探索方向大至天体运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小至基因编辑、粒子结构、量子调控,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平台集成、学科交叉与基础设施等优势,以开放协同、灵活多样的科研组织方式,力求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引领性突破,为人类认识自然不断开拓新领域、拓展新视野。
2023-08-02
我们都知道,光是由一种叫做光子的粒子组成的,而光子是电磁场的量子化单位。当我们用一个特定的频率来激发一个原子或分子时,它就会发射出一个相同频率的光子,这就是受激辐射。如果我们把很多这样的原子或分子放在一个共振腔里,让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就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光场,这就是光激光器。
2023-08-02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2003 年提出设想,2007年开始建设,是我国继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后的第二个粒子物理大型实验装置。2012年大亚湾实验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使我国中微子研究进入国际一流行列。
2023-07-28
外照射指的是辐射源位于人体外,产生的辐射对人形成照射。外照射情况下,穿透能力强的粒子如高能电子、X射线、γ射线、中子形成的危害较大。
2023-07-25
12日上午,李惕碚院士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粒子、天体和宇宙的关联”为题,为营员们带来精彩的主题报告。报告中李院士介绍到,小的工作如收集处理实验数据是小处,而大科学装置进行微观粒子和天体物理研究则是大处,要从很小的地方去解决小的问题,但是解决小问题的方法很可能在以后大的方面会有积极的作用。希望大家在科研中对最小的工作也要足够重视。王建春研究员介绍了高能物理实验中高精度半导体探测器并展示部分探测器实物,鼓励营员实际参与到相关探测技术的研究当中。
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