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新闻
粒子加速器在半导体应用、医学成像与治疗以及材料、能源和医学研究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传统加速器需要很大的运行空间,非常昂贵,只有少数国家实验室和大学才有。据最新一期《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杂志报道,包括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在内的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长度不到20米的紧凑型粒子加速器,名为先进激光尾流场加速器,它可产生能量为100亿电子伏的电子束。
2023-12-01
在核电池研发领域,凤麟核将粒子输运理论应用于核电池的设计,突破了粒子能量高效转化和换能器件结构微型化等难题,攻克了高密度同位素源薄膜化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同位素源和换能器件紧凑型高功效封装集成,成功研制出核电池实验样机并实现发电运行,有望成为特种微型电池领域变革性技术。
2023-11-30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A星搭载高精度磁场观测载荷、能量电子谱仪、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高精度地球磁场测量任务;B星搭载中能粒子探测器、太阳X射线探测器、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太阳X射线和地球内辐射带能量粒子探测任务。A星和B星联合对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粒子的时空分布结构开展观测。
2023-11-29
宇宙射线是来自外太空的高能亚原子粒子。报道称,这项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期刊上的研究成果,来自一个由日本、美国、俄罗斯等8国专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2008年,他们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中架设起507组观测装置,先后观测到30多种高能宇宙射线。
2023-11-28
11月24日,由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下文简称“瑞金医院”)联合研发的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SAPT-PS-01)正式开启临床治疗。
2023-11-28
中微子是宇宙中最丰富的粒子之一,但是它们极少与物质相互作用。科学家们使用高强度的中微子源和大的探测器,已经观测到来自太阳、宇宙射线在大气中的相互作用、地球内部、超新星和其他天体的中微子,也观测到了来自人造中微子源(如核反应堆和使用固定靶的粒子加速器)的中微子。现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前向搜索实验(FASER)成功探测到了对撞束中产生的中微子。
2023-11-15
近日,原子能院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对经典的电子器件质子单粒子效应(SEE)截面预测模型——突发产生率(BGR)模型进行了证明与修正,修正后的模型有助于深入开展质子单粒子效应机制研究,并为建立更为可靠的器件空间抗辐射性能评估方法提供助力;同时,经修正的模型也适用于中子单粒子效应,为开展日益受到关注的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2023-11-14
Oncoinvent AS是一家临床阶段公司,致力于推进α粒子放射疗法用于多种实体肿瘤。该公司近日宣布,其试验性新药(IND)申请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即Radspherin?治疗卵巢癌腹膜转移患者的Ⅱ期研究。
2023-11-08
在众多亚原子粒子中,中微子是一个奇怪的存在。与人们熟知的电子和质子等粒子不同,幽灵般的中微子几乎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任何相互作用:它们能直接穿过行星,就好像行星根本不存在一样。这就使得探测它们变得极其困难,更难的则是要从茫茫宇宙中找出这些中微子究竟来自何方。不过,最近发表在《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找到了这些亚原子粒子在银河系之外的一处来源。
2023-11-02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0月25日报道,科学家们最近首次启动了世界上最小的粒子加速器。这一微小的技术胜利——该粒子加速器与一枚小硬币差不多大——可能开辟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在人类患者体内使用微型粒子加速器。
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