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新闻
聚变反应堆作为未来能源的前景一直备受瞩目,吸引了众多初创公司竞相投入研发,并努力争取投资者的资金支持。近日,法国初创公司Renaissance Fusion成功筹集到3200万欧元,这笔资金将用于资助其聚变反应堆示范模型的建设。Renaissance Fusion采取了一种极其简化的方法,致力于开发出一种可以几乎连续运行的聚变反应堆。该公司的基本概念源自仿星器,这是一种用于受控热核聚变的反应堆。与常见的托卡马克反应堆不同,仿星器中的等离子体形状并非甜...
2025-03-11
南非高温气冷反应堆开发商Stratek Global近日宣布,已与法国能源和工程项目专家Groupe Albatros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对非洲和中东地区的潜在核能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Stratek Global董事长Calvin Kemm表示:我们财团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成功研发出无需大量水资源即可运行的极其先进的核反应堆。目前,全球大多数核电站受限于必须依赖海洋或大型湖泊进行冷却的问题,而我们的HTMR-100反应堆则可以灵活部署在任何地点。据悉,HTMR-100反应堆设...
2025-03-11
芬兰核电站运营商Teollisuuden Voima Oyj(TVO)报告称,3月7日,在奥尔基洛托核电站3号机组进行年度维护期间,发生了一起重大运行事件,约100立方米弱放射性水泄漏到反应堆的安全壳区。据TVO介绍,此次事件是由于在反应堆水池注水前未正确关闭其中一个舱口导致的。泄漏的反应堆冷却剂从房间流出,进入了专门设计和用于收集和排出任何反应堆冷却剂泄漏的排水系统。TVO强调,由于采取了及时有效的安全措施,最终确认该事件的辐射安全重要性较低,没有对...
2025-03-11
随着全球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作为一种低碳、可靠的能源形式,正日益受到关注。其便于携带和部署的特点使其成为偏远地区、灾区及工业区供电的理想选择。然而,如何确保这些微反应器的安全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日,德克萨斯A&M大学工程学院的一群工程专业学生迎难而上,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SMR的移动性既是其优势,也带来了安全风险。在不稳定地区,核材料可能面临盗窃、破坏或网络攻击等威胁。为此,洛斯阿拉莫斯国...
2025-03-11
3月10日,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社长黄柱浩)与韩国电力公司国际核能研究生院(KINGS)在首尔韩国水力原子能放射健康中心正式签署了产学合作团贡献项目事业协议。随着全球核电站出口竞争的日益激烈,双方均意识到需要专门的研究机构来支撑韩国核电站出口的顺利推进。因此,双方同意通过KINGS产学合作基金会的资助项目,在加强KINGS核不扩散合作中心的研发能力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据悉,KINGS核不扩散合作中心计划与美国核安全局以及各主要政策研究...
2025-03-11
3月9日,记者从江苏省江阴高新区举行的碳-14(C-14)核电池重大技术突破发布会上获悉,由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西北师范大学科研团队研制的国内首款C-14核电池烛龙一号工程样机诞生,这标志着我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贝塔医药研发副总、项目负责人蔡定龙介绍,这款核电池具有多项突破性优势,由于C-14的半衰期长达5730年,理论上碳-14核电池拥有长达数千年的超长寿命。同时,该电池具有-100℃至200℃极端温度适应...
2025-03-11
近日,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团队在分子影像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small-animal PET scanner with 213 mm axial length using NEMA NU 4-2008 standards》为题,发表于《Medical Physics》期刊。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作为功能成像的核心技术,在肿瘤诊疗、神经科学及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基于啮齿类动物与人类的高度生理病理相似性,小动物PET成像
2025-03-11
2025年2月19日至28日,欧洲知名核物理学家、欧洲核学会前会长,欧洲核教育联盟前董事会主席,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客座教授莱昂·西泽尔(Leon Cizelj)教授来院开展工作。来访期间,莱昂·西泽尔教授分别与学院各基层组织教师代表开展专业科研领域的座谈交流,探讨青年教师如何在科研工作中开展国际合作,拓展与海外科研团队的合作途径,在合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科研原则等话题。同时,西泽尔教授筹划推荐我院优秀教师成为国际知名期刊编委,为青年教师...
2025-03-10
2025年2月19至21日,由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蕊带队,共计22名教师及在读硕博研究生组成的研学团,依次前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401所)、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国家核安全技术中心核行业相关单位进行调研交流,获得了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圆满完成了此次研学实践项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月19日,研学团抵达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这里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和基础性、前瞻性、先导性、工程性核...
2025-03-10
我国核聚变技术已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位于国际第一方阵。两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聚变领域首席科学家段旭如 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此外,段旭如还表示,从目前核聚变技术的发展来看,估计2050年前后将实现聚变能商用,因此20—30年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期。但也不排除随着高温超导、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等一批高新技术的发展,这个时间表在一定程度上有提前的可能性。中国能源报: 在您看来,我国...
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