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装备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27日正式启动加速器、光束线站带束带光联合调试。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我国首个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也是目前全球设计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次技术调试,HEPS储存环的束流流强已突破40毫安,电子束流发射度成功降低至93皮米弧度。电子束流发射度可以衡量电子束的精细程度——数值越小,说明电子束在横向扩散越少,所有...
03-28
头条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探测到系外行星大气中同位素的团队。它涉及位于 Musca 星座中距离 300 光年的气态巨行星 TYC 8998-760-1 b 中不同形式的碳。
2021-07-15
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
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探测器偶尔会记录到超高能 (UHE) 宇宙射线的到来,这些原子核以如此高的速度撞击大气层,以至于单个粒子可以包含与击球良好的网球一样多的能量。研究人员想查明它们的来源,但由于原子核带电,太空中的磁场使它们的路径弯曲,从而掩盖了它们的起源。
2021-07-15
宇宙射线原子核
随着国际上木星探测飞船的实施,学界首次直接“看到”了木星X-射线辐射时的空间过程,这为解释木星X-射线极光成因提供了必要条件。
2021-07-15
X射线
X射线检测设备进行PCB虚焊检测,在X射线检测设备中有一个最核心的部件,那便是X光管。通过X射线的原理,它能够透过工件对检测体的内部进行观察。
2021-07-15
X射线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ATLAS合作小组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研究了光子(光粒子)与铅核的相互作用。大型强子对撞机在运行时,每年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用来对撞铅核。这种结构让粒子物理学家有机会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
2021-07-14
大型强子对撞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哈佛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应用3D打印技术开发出受折纸启发的软体机器人系统,为完全不受束缚的软体机器人铺平了道路。
2021-07-14
3D打印
去年预测的银河伽马射线暴如期出现。磁星的磁场是已知最强大的,能够发射短暂的无线电波,一组天体物理学家现在发现了磁星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模式发射低能量伽马射线爆发。
2021-07-14
伽马射线
来自中国科学院 (CAS) 和其他地方的天文学家报告了在银河平面内检测到新的超高能 (UHE) 伽马射线源。
2021-07-14
伽马射线宇宙射线
公元1054年,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记载下了蟹状星云诞生的超新星爆发;跨越近千年后,由中国科学家牵头的国际合作组在世界上率先对蟹状星云的超高能区进行了精准测量,为超高能伽马光源测定了亮度标准。
2021-07-14
伽马射线宇宙射线粒子加速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卢征天和其同事Florian Ritterbusch等,运用全光激发实现了对极其稀有同位素氪—81的单原子探测。
2021-07-14
放射性同位素
ATLAS 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通用粒子物理实验。它旨在利用 LHC 的全部发现潜力,ATLAS 是有史以来为粒子对撞机建造的最大探测器。
2021-07-13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
木星为何存在X射线暴发一直是未解之谜。由伦敦大学学院联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表在9日《科学进展》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显示,科学家终于解开了这一谜团:X射线是由木星磁力线的周期性振动引发的。
2021-07-13
X射线
在仔细观察夜空中昏暗的物体后,您不想在从望远镜天线到探测器的途中浪费任何宝贵的信号。但在远红外天文学的情况下,有效传输信号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容易。事实上,它甚至是一种测量丢失信号的确切数量的努力。
2021-07-12
技术装备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教授卢征天及其同事运用全光激发实现了对极其稀有同位素氪-81的单原子探测,这一量子精密测量方法的突破将助力于地球与环境科学研究,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2021-07-12
放射性同位素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通过使用来自欧洲同步辐射源 (ESRF) 的光扫描了塔基异齿龙的整个化石身体,获得了对恐龙呼吸的重要见解。
2021-07-12
同步加速器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