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装备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27日正式启动加速器、光束线站带束带光联合调试。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我国首个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也是目前全球设计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次技术调试,HEPS储存环的束流流强已突破40毫安,电子束流发射度成功降低至93皮米弧度。电子束流发射度可以衡量电子束的精细程度——数值越小,说明电子束在横向扩散越少,所有...
03-28
头条
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科学家建造了一个小巧的电子摄像机,它可以捕捉到物质内部、超快的动力学过程。该设备向样品发射短束电子,拍摄其当前内部结构的快照,是第一个使用太赫兹辐射进行脉冲压缩的电子衍射仪。
2021-08-17
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X射线衍射分析粒子加速器
离子液体是完全由离子构成的有机溶剂,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有很大不同。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研究了离子液体甜菜碱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从盐酸溶液中提取铟和铊的能力。
2021-08-17
核物理
X射线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型测试技术,这种技术就是截面成像技术和断层扫描CT技术两种又分为在线3DX-RAY和离线3D X射线。X射线技术己从以往的2D检验法发展到目前的3D检验法。
2021-08-17
X射线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土壤化学研究团队将氮15配对标记技术与植物全元素(12种)测定相结合,探究两种植物的生长特性如生物量、物种密度等对土壤贫瘠化的响应方式,及其与氮吸收特性、元素含量稳定性的关联关系。
2021-08-17
氮15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7103厂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突破了航天液体动力领域3D打印全流程技术,实现了230余种复杂精密构件3D打印成型。
2021-08-17
增材制造3D打印
采用钴60-伽马射线(装源100万居里)对海水珍珠粉和淡水珍珠粉进行辐照处理3h、6h、9h、12h和15h,观察珍珠粉颜色的变化,并检测实际辐照吸收剂量。结果表明,实际吸收剂量分别为3kGy、6kGy、9kGy、12kGy和15kGy。
2021-08-16
伽马射线
X射线自1895年被发现以来,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探测和分析手段。随着以同步辐射为代表的先进X射线光源的出现,X射线实验方法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前沿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突破的重要实验手段。
2021-08-16
X射线核物理同步加速器
据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网站报道,乌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研发出乌首个电子束3D打印设备。该设备由一个小型真空室、垂直移动平台、金属粉末进料和分料装置、最大功率为60kW的电子束枪以及高压电源组成。
2021-08-16
3D打印电子束辐照
质子存在于宇宙中每个原子的原子核中。在原子核内,它们紧紧地附着在相邻的质子和中子上。然而,有可能敲除尺寸较小的质子,这样当它们离开原子核时,它们与附近粒子的相互作用就会减少。这种现象称为颜色透明度。
2021-08-16
原子核核物理
在PCB检测需求中,虚焊检测是最为常见的,以虚焊检测为例。在线式X射线可以利用轨道接入生产线,实现全自动检测 自动上料,自动检测判断,自动分拣良品与不良品的目的,全程实现高产能的自动在线全检。
2021-08-16
X射线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博士生梁天,在实现分段溶胀实验的基础上,对不同溶胀率的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揭示了溶胀过程固体沥青化学结构的变化。
2021-08-16
X射线衍射分析
据外媒报道,来自萨里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MSU) FRIB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合作探索铝-26的起源。铝-26是一种罕见的同位素,为了解濒死恒星提供了一扇窗户。
2021-08-15
放射性同位素
最近,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利用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机,对高能光子对撞所产生的6000多对电子和正电子进行了详细分析,证明了他们可以只通过一个单一的步骤就将光直接转化为物质。
2021-08-14
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高能物理
研究人员利用一根长1.7米的象牙内的同位素重建了一头生活在1万7000多年前的北极猛犸象的生活史,为猛犸象长途跋涉的一生首次提供了某些证据。
2021-08-13
同位素分析
总部位于美国的雅各布斯公司于 8 月 10 日表示,它已被选中设计和交付第一个等离子辐射环境监测系统 (REMS),这是在圣保罗莱斯建造的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 (ITER) 的关键安全系统。法国南部的杜兰斯。
2021-08-13
环境监测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