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俄罗斯专家研发新型极真空紫外光源方案

2025-06-22 09:01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真空紫外光源 俄罗斯 俄罗斯
6月19日消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校布德克尔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的专家与俄罗斯科学院加波诺夫 - 格列霍夫应用物理研究所联邦研究中心(IAP RAS)的同事正共同研发一种用于制造明亮稳定的极真空紫外(VUV)光源的方案。这种光源是现代家用光刻机制造下一代微电路所必需的。

当前,光刻技术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器件生产,可在硅片表面形成尺寸达数纳米的微结构。微电路尺寸缩小趋势对相应技术提出要求,研制超强真空紫外(VUV)辐射源至关重要,因其能在所需波长(约10 - 30纳米)下工作,且辐射源是VUV光刻机的核心部件,设备生产率取决于其亮度、稳定性和功率等特性。

目前运行的光刻机中使用的真空紫外(VUV)辐射源多基于强脉冲二氧化碳激光器照射下落的熔融锡滴产生等离子体来获取极紫外光。但这种方法存在不稳定问题,锡等离子体形成过程本质不稳定,且散射的锡会污染光学系统昂贵的反射镜,导致需频繁更换,无法实现长期稳定性。因此,创建稳定光源的替代方案至关重要。

与现有技术不同,俄罗斯专家此次使用大气压氙气激光等离子体。实验在新西伯利亚自由电子激光器(NFEL)进行,该装置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校独一无二的研究装置,也是世界上唯一能够产生稳定连续太赫兹激光放电的装置。目前,物理学家们已获得一个直径为1毫米、温度为5电子伏特、密度为3.5×10¹?厘米?³的准稳态球形等离子体,达到初步要求,正计划开展进一步提高等离子体温度的工作。若该概念能利用NFEL成功验证,这项成熟技术可在基于俄罗斯科学院雅典娜物理研究所(IAP RAS)目前正在开发的太赫兹回旋加速器的更紧凑装置中实现。相关成果已发表在《等离子体源科学与技术》期刊上。

从左至右:俄罗斯科学院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物理学和数学博士 Alexander Sidorov,以及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物理学和数学博士 Vitaly Kubarev 在国家科学与工程学院用户站。摄影:T. Morozova。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物理与数学研究所(INP SB RAS)首席研究员、物理与数学科学博士维塔利·库巴列夫(Vitaly Kubarev)表示,NFEL是世界上唯一能产生连续准稳态太赫兹激光放电的激光器,太赫兹波段最适合在大气压下处理气态介质。得益于采用一系列创新技术限制等离子体体积并使其稳定在NFEL辐射焦点附近,物理学家们能够获得上述准稳态等离子体,并通过平均功率仅为200W的脉冲周期性NFEL辐射维持。不过,他们希望达到更高的温度,大约10–12eV,计划通过提高NFEL的平均辐射功率来实现。在常规NFEL模式下,使用一个频率为5.6 MHz的腔内光脉冲,可获得200 W的平均NFEL功率和约1 MW的脉冲功率,但在NFEL中可使用两个和四个腔内脉冲,平均功率将分别提高2倍和4倍,目前正对所有NFEL系统进行仔细调试和调整以实现这些模式。

除了使用亚毫米电磁辐射作为产生激光放电的工具外,新西伯利亚和下诺夫哥罗德物理学家的概念创新之处在于使用氙气而非锡作为在此波长下辐射良好的化学元素。俄罗斯科学院雅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物理学和数学博士亚历山大·西多罗夫(Alexander Sidorov)评论称,当提出在光刻技术中使用极紫外辐射的想法时,最初选择了锡,但当掌握制作波长为11.2纳米的优质多层镜面技术后,氙气成为该波段最理想的辐射源。目前,在NFEL进行研究工作的同时,为验证新技术概念的可行性,俄罗斯科学院物理研究所(IAP RAS)正在升级其旗舰设备——回旋管,以便将来它们能在尽可能短的太赫兹波段工作,并实现尽可能高的平均功率。若一切顺利,借助NFEL演示放电,使用回旋管(比NFEL更紧凑、更具可扩展性的装置)的辐射,将获得一个现成的可复制技术装置。

这项工作得到了俄罗斯科学基金会的资助。



推荐阅读

SKIF科学家将利用同步加速器方法延长飞机发动机使用寿命并开采难以开采的石油储备

SKIF集体使用中心的科学家与俄罗斯科研和教育团队共同获得2030年及以后同步加速器和中子研究及研究基础设施发展联邦科学技术计划资助。该计划要求研究人员在三年内开发修复航空发动机叶片和燃气轮机组的技术,并提高开采难采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效率。图片来源:PAO Gazprom Neft同步辐射在航空和能源领域的应用飞机发动机部件需定期维护修复,发动机叶片常暴露于高温、燃料燃烧产物和粉尘颗粒中。作为资助项目一部分,科学家将开发修复受损... 2025-07-03

南联邦大学学生和研究人员监测罗斯托夫核电站环境状况

南联邦大学(SFedU)物理研究所和物理系的师生及研究生参与的年度环境考察活动第一阶段,近日在罗斯托夫核电站所在地顺利完成。在此次环境考察期间,考察队在核电站观测区开展了大量工作,采集了约140个土壤样本,并进行了约500次空气测量,主要目的是确定伽马射线背景辐射情况。费德勒 - 桑托夫大学的科学家们对罗斯托夫核电站附近的环境状况已持续监测25年。他们在核电站观测区内不同距离的对照点进行直接采样,这些对照点涵盖齐姆利扬斯克水电... 2025-07-03

世界上第一台放射性废物容器“X光机”问世

7月1日,据塔斯社报道,应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燃料部门管理公司——国家能源公司(JSC TVEL)委托,托木斯克理工大学(TPU)专家开发出一种对装有放射性废物(RAW)容器进行无损检测的技术,目前世界上尚无直接类似技术。该大学新闻处透露,此技术能在几小时内无需打开包装就获取包装成分精确数据,可提高处理历史放射性废物的安全性并降低经济成本。目前,俄罗斯乃至全球积累了大量放射性废物,检查其成分常需打开包装,这不仅增加了认证时间,还会产生二次... 2025-07-03

俄罗斯联邦代表团访托木斯克和谢韦尔斯克 共商核技术发展

近日,由俄罗斯国家杜马能源委员会主席尼古拉·舒尔吉诺夫率领的俄罗斯联邦代表团正在托木斯克和谢韦尔斯克进行访问。此次访问旨在与多方共同探讨俄罗斯未来核技术发展相关问题,访问组织者之一为托木斯克州立法杜马。该代表团阵容强大,由俄罗斯国家杜马能源委员会、工业和贸易委员会以及卫生委员会成员组成。访问期间,联邦代表将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Rosatom)、托木斯克州行政和立法机构的代表,以及俄罗斯和托木斯克的顶尖科学家、专... 2025-07-01

俄罗斯将开始利用加速器质谱法研究药物

6月30日,据塔斯社消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NSU)的科学家将在俄罗斯率先使用加速器质谱法(AMS)进行药理学研究,此举有望加快新药研发进程。加速器质谱法(AMS)是一种基于单原子计数的高灵敏度同位素比绝对测量方法,它能够从物质中提取单个原子并计算同位素。AMS在放射性碳元素记录方面的能力对医学研究意义重大,其高灵敏度带来诸多优势,例如仅需少量样品就能进行分析,还能分析任何聚集状态下的含碳样品。目前,全球约有30个中心配备了AMS设备,在... 2025-06-30

全球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