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 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制出最灵敏的伽马射线探测器
    科学家们已成功完成伽马射线能量跟踪阵列(GRETA)的研发工作。GRETA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伽马射线探测器,有望给核物理学领域带来重大变革。该探测器由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发,即将运往密歇根州立大学稀有同位素束流装置(FRIB)进行安装并开展首次实验。GRETA如同原子核显微镜,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探究原子核结构,有助于解答恒星如何产生重元素、宇宙中物质为何比反物质多以及原子稳定性极限等基本问题。它拓展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还...
  • 核聚变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探索者: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
    2023年5月,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LANL)的科学家Osman El Atwaniq牵头成功开发出一款纳米晶高熵合金,并在类似于聚变反应堆原型的模拟极端环境中表现良好。为了化解钨材料在熔融条件下降解和变形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团队最终选择了铪元素(Hf)作为合金混合物,并在LANL、UKAEA、波兰华沙大学等多个机构进行的模拟,结果显示该种合金在高温和极端辐照环境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辐照性和稳定性。该论文已在2023...
  • 场论与粒子物理领域发展态势
    粒子物理学是在追求“极小”——探索物质的最深层结构与最基本相互作用的科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其最强有力的理论工具是量子场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形式或有效理论。本文旨在简要概括场论和粒子物理学领域的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聚焦于近年来在形式理论、标准模型有效场论、希格斯与顶夸克物理、强相互作用与强子物理、弱相互作用与味物理、中微子物理与暗物质寻找等主要研究方向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核裂变——未尽的探索
    1939年2月,Meitner与Frisch首次揭示了铀原子核像液滴一样发生了分裂[1],并用fission这个词来描述核裂变。更重要的是,他们基于玻尔的液滴模型估算出一次核裂变会释放约200 MeV的能量。
  • 核物理

    黑洞能吞噬一切,欧洲地下的超级对撞机,能产生黑洞吗?

    这个位于欧洲地下的超级对撞机简称为LHC,其建设在瑞士和法国交界的侏罗山地下100米的地方。实际上,它的全称应该叫做大型强子对撞机,是物理学家为了找到“全新粒子”而建造的高能物理设备。 2022-06-13 核物理

    杰斐逊实验室寻找神秘的亚原子粒子得到了能源部资助

    强大的力量将夸克(带有分数电荷的亚原子粒子)结合到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中 - 以及其他一些称为奇异介子的神秘粒子。它们由比质子或中子更少和更多的夸克组成,是 GlueX 专注于寻找的东西。 2022-06-10 核物理原子核

    重离子实验与核理论的结合让研究人员能更精确地约束核物质特性

    来自乌特勒支大学引力和亚原子物理研究所(GRASP)的另一位第一作者Peter T. H. Pang补充道:“我们发现,来自粒子加速器的金离子碰撞的约束显示出跟天体物理学观测的显著一致性,尽管它们是用完全不同的方法获得的。” 2022-06-10 核物理原子核

    田彦宽等-OG:揭示原油沥青质中键合态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特征

    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田彦宽工程师采用催化加氢热解(HyPy)技术获取我国塔里木盆地两类典型海相原油沥青质中键合态组分,利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表征了其中含氧、氮、硫的杂原子化合物,并与原油中的杂原子化合物进行系统对比分析。 2022-06-07 核物理

    原子能院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学术报告会讨论核技术核物理

    柳卫平在报告中阐述了核天体物理作为交叉学科,与核物理、天体物理和天文观测的关系,总结了国际及我国核天体物理实验研究前沿进展,提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外推和网络计算等关键科学问题。 2022-06-02 核物理

    苏州纳米所提出调控分子间作用力修饰溶剂化结构

    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证明(图2a-b),电解质中的确存在SN吸附层,且锂离子溶剂化结构被改变。固体核磁锂谱(6Li MAS NMR)也进一步揭示了吸附层出Li化学环境的改变。基于该结构的电解质在室温条件下展示出优异性能(图2c-f):如较高的离子电导率(0.73 mS cm-1)、较高的锂离子迁移数(0.72)、较宽的电化学窗口(5V)。以JSE组装的锂对称电池可在600小时内提供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图2g)。 2022-05-31 核物理

    黑洞性质研究取得进展

    近年来“黑洞无毛”的观点被量子力学挑战。按照量子力学,黑洞应具有丰富特征,是有毛的。霍金等人讨论了黑洞可能的“量子毛”或者“软毛”,特别是在超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引力理论中,黑洞“长毛”的可能性再次受到关注。 2022-05-09 核物理

    物理所等在等离激元-激子强耦合体系的光致发光谱研究中获进展

    该研究揭示了表面等离激元-激子强耦合体系中荧光发射过程与表面等离激元散射过程的关系,理清了荧光的光谱特征形成的原因,为剖析表面等离激元-激子耦合体系丰富的光谱现象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2022-05-06 核物理

    首次测量出:地球上最稀有砹元素的电子亲和力为2.41578eV

    除了提供这种元素迄今未知的性质并允许对理论模型进行测试之外,这一发现还具有实际意义,因为砹元素是通过靶向阿尔法疗法创建用于癌症治疗化合物有前景的候选者。 2022-04-29 核物理

    科学大家|温伯格的第三次沉思:发现的艺术

    这类过程之一是被称为中微子的一种相互作用很弱的粒子与其他中微子的碰撞,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观测到这个过程。 2022-02-25 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微子核物理

    现代核物理学的胜利?成功对“镜像原子核”以进行精密理论测试!

    这项研究是在能源部托马斯·杰斐逊国家加速器设施中进行,其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期刊上。 2022-02-17 核物理

    美国能源部核物理计划战略包括莱特实验室进行无中微子双β衰变实验

    美国能源部 (DOE) 的核物理计划正在实施一项国际战略,以资助三吨级实验——CUPID、nEXO 和 LEGEND-1000——这些实验的灵敏度足以搜索无中子双β衰变(0νβ)的证据。 2022-02-11 中微子核物理美国

    高电荷态常温ECR离子源建成出束 设计指标达国际先进

    近日,由原子能院联合中科院近物所研制建设的18GHz高电荷态常温ECR(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成功出束,设计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2022-01-18 核物理回旋加速器

    美国核物理研究“囊中羞涩”?

    美国能源部的核物理项目目前正在试运行一个新设施,以优化大型粒子对撞机,并策划一项跨国项目来验证粒子衰变过程,所有这些都面临着各不相同的预算方案。 2022-01-17 对撞机核物理

    揭晓!原子能院2021年度十大新闻!

    2021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也是付出与收获的一年。经过线上、线下投票以及院党委会研究决定,评选出原子能院2021年十大新闻。 2022-01-11 原子能院核技术回旋加速器核物理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