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领域
中国科学家最近种植了已从太空辐射的大米,希望它可以导致水稻新品种的发展。丹麦媒体TV2新闻报道,丹麦专家怀疑该实验会产生效果,表示有益突变的可能性甚至更低。
2021-04-08
辐射育种航天育种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利用CRISPR-Cas9技术结合高效的谷子遗传转化平台编辑了谷子 SiMTL 基因获得谷子单倍体诱导系,并成功通过自交和杂交首次获得谷子单倍体。
2021-04-07
辐射育种
据新华社报道: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种29日离开温室,移栽田间,成功“安家”。上午8时左右,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加峰博士带领团队4人开始在温室拔秧,拔下的秧苗被放到若干烧杯裏面,经过50分鐘左右的车程来到位於广州增城的华南农业大学试验田基地。
2021-03-31
航天育种
“它们名为航聚香丝苗,是名副其实的太空二代,也是目前人类史上飞得最远的稻种。不夸张地说,这批稻种拓展了人类航天育种的研究边界和想象空间。”陈志强说。
2021-03-22
辐射育种航天育种
虫害造成的危害可能威胁农民的生计,并损害国际贸易和全球粮食安全,限制了某些农作物的流动以遏制虫害的传播。但是,此类有害生物的负担可以减慢,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利用核技术的力量完全消除。所使用的技术需要昆虫的大量饲养,这要归功于新发现而变得更加有效。
2021-03-18
病虫防治
曾搭载嫦娥五号上天的约1500株稻种成功育苗,长势喜人。在华南农业大学温室大棚里,嫩绿的幼苗指向天空,有望月底离开温室,栽入田间。
2021-03-17
航天育种
利用核技术,全球科学家已经开发出更适合气候变化的先进植物品种。一个新的奖项将表彰该领域的进步。
2021-03-16
辐射育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元合研究组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带调查、14C同位素技术以及全球尺度的整合分析等手段,揭示了植物碳输入对不同层次土壤碳稳定性的影响差异。
2021-03-15
辐照土壤
食物辐照是指食物暴露于电离辐射中,包括伽马射线和X射线。研究团队已经确定了使用和不使用香精油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2021-03-09
病虫防治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张秋英团队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合作,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和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的资助下,以不同剂量碳离子束辐照大豆种子构建了筛选群体,在表型水平和生理水平探讨了碳离子束辐照大豆的诱变效应。
2021-03-04
辐射育种
红美人、不知火、春见、沃柑……近年来,这些柑橘新品种发展迅猛,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迅速成为“网红”柑橘。那么,它们各自具有哪些特点,消费者应该如何选购?
2021-03-03
辐射育种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日前签署了新版合作协定,旨在进一步增强并拓展双方合作。
2021-02-28
病虫防治
这批跟随嫦娥五号“上天”的种子有何特别之处?中国为何要进行航天诱变育种?搭载嫦娥五号完成太空旅行的种子,返回地球后会发生哪些神奇变化?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一探究竟。
2021-02-24
航天育种辐射育种
今天国际原子能机构(简称“机构”)为纪念《亚洲太平洋地区核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和培训地区合作协定》(简称“RCA协定”)签订50周年,评估了近20年来诱变育种RCA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于近日发布题为《亚太地区辐照诱变育种RCA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估》的报告。
2021-02-22
辐射育种
为推动核技术在植物突变育种科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发展,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计划联合主办一次表彰活动,拟设立植物突变育种杰出成就奖、杰出女性奖和青年科学家奖三个奖项。
2021-02-08
辐射育种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