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新闻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王晨旭团队在核用复杂结构陶瓷材料的辐照相变机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作者利用原位辐照方法证实了多元层状陶瓷材料MAX相中辐照诱导的不同多级辐照相变路径,并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阐明了其损伤机制。该研究为MAX相等复杂结构陶瓷的辐照多级相变机制研究提出了新思路和判据。相关成果于2025年2月12日以MAX相多级相变路径(Multi-stage Phase Transformation Pathways i...
2025-03-02
2月26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石金水、夏连胜带队中国工程院核医疗装备自主可控发展战略研究调研团来访。中科离子董事长刘璐、副总经理丁开忠接待调研组一行。调研组实地考察了中科离子研发的质子放射治疗装备及超导回旋加速器系列产品。双方围绕前沿基础研究、医工交叉融合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调研组认为,中科离子是大科学聚变装置成果向民生领域转化的代表,前沿技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的典范。董事长刘...
2025-03-01
韩国原子能研究院27日宣布,该院成功开发出了可解决无正极电池问题的Maxene复合材料,并已完成了利用中子散射装置的精密分析和性能验证。无正极电池,即静音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它去除了现有电池的阴极,使电池更小、更轻,同时提高了储能容量。这种电池在需要高能量密度和轻量化的领域,如电动汽车(EV)和储能系统(ESS)中,尤其受到关注。然而,由于无正极电池具有没有阴极的结构,离子在电池内部移动不均匀,容易形成树枝状金属离子,从而降低电池的寿...
2025-02-28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的一项新研究在《核材料与能源》杂志上发表,揭示了核聚变反应堆中燃料滞留的隐藏问题,这一发现可能会对未来使用聚变能的核电站的安全性和效率产生重大影响
2025-02-28
近日,韩国聚变能源研究院(KFRI,院长吴英国)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宣布,其在废弃资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新建的日处理3吨垃圾的等离子体垃圾气化实验反应器,成功生产出高氢含量的合成气,并利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成功发电
2025-02-27
近日,新苏里南国立大学-新墨西哥大学加速器质谱联合使用中心的研究人员在MICADAS加速器质谱仪上成功测试了基于低压时间投影室的离子探测器,并获得了首批测试结果。这一新设备将用于对14C同位素离子进行计数,进而对所研究的样品进行测年
2025-02-27
近日,一项发表在《核材料与能源》杂志上的新研究,通过将样品暴露在通用原子公司的托卡马克DIII-D的过热等离子体中,深入探讨了聚变燃料在聚变容器壁上的滞留问题
2025-02-27
2月26日,塔斯社报道,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近日正式启动了高能物理数据分析方法的高级培训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能够在国内NICA(基于Nuclotron的离子对撞机设施)超级对撞机上进行实验的专门人才
2025-02-27
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胡广月和陆全明教授合作的科研团队利用上海“神光II”高功率激光装置,首次观测到磁化无碰撞冲击波中“费米加速循环”的单次反射加速过程产生的准单能离子。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2025-02-26
2月17日上午,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调研聚变研究进展。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罗平,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王荣喜,合肥物质院院长刘建国陪同调研。等离子体所党委书记吴新潮接待了调研组一行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