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束新闻
8月1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离子超导同步加速器(NICA)上的关键技术合作研究课题四下一代重离子加速器关键部件合作研制——强流极化H/D 离子源在兰州成功通过专家组测试验收。由来自兰州大学、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及近代物理研究所的专家组现场参加了测试。自旋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极化离子束中粒子自旋取向高度有序排列,允许人们利用自旋这一额外的自由度开展高精度前沿物理研究。极化离子源是产生强流高品...
2025-08-23
即使是最高质量的植入物,无论植入部位和用途如何,都会引发免疫系统的异物反应,导致植入物周围形成致密结缔组织囊,引发慢性炎症甚至感染。研究表明,高达30%的植入后并发症与此有关。为避免这种情况,医生常让患者接受特殊治疗使免疫系统休眠,但这会使患者身体虚弱、更易感染病毒性疾病。彼尔姆理工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离子束处理植入物的方法,让假体材料对免疫系统隐形。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将炎症细胞浓度降...
2025-08-16
7月31日消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德克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的专家为NICA对撞机的电子冷却系统(ECS)开发出一种独特的螺线管,该对撞机用于研究致密重子物质的特性。NICA对撞机中,离子束相互碰撞,离子束越聚焦、致密,碰撞越有效。电子冷却系统通过注入冷电子带走离子部分热能来压缩离子束,而螺线管是ECS磁系统的核心部件,已获专利。这是世界上首台可同时独立连续冷却两束离子束的装置,能大大加快实验速度,其复杂设计由40,000多个零...
2025-08-04
2025年7月23日,和祐质子重离子中心加速器出束仪式在和祐医院成功举行,现场首束质子/重离子束流在加速器内成功产生。顺德区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何翔威,美的创始人何享健,日立高新公司执行役员兼日立粒子线业务全球负责人伊丹博幸,日立中国总经理蠣崎忠康以及和祐国际医院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力,和祐国际医院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和祐医院院长刘效仿,和祐国际医院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和祐医院副院长李恒旭,和祐医院副院长兼肿瘤医学中心...
2025-07-30
4月7日,东芝能源系统公司(东芝ESS)宣布与韩国峨山医院达成合作,承接其重离子束治疗装置订单。至此,东芝ESS已实现韩国重离子束治疗设备市场100%份额覆盖,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本次订单涵盖一台固定端口式治疗室及两台旋转龙门式治疗室,配备小型旋转机架、高速扫描辐照技术与超导电磁体。该系统计划于2031年投入临床应用,依托东芝ESS与日本国立量子放射线科学技术综合机构(QST)联合研发的技术成果,可实现碳离子加速至光速70%的高精度治疗,...
2025-04-08
3月18日,物理学家成功测量了中子星碰撞中可能发生的核反应,为之前仅被理论化的过程提供了直接的实验数据。这项由萨里大学领导,并与约克大学、塞维利亚大学和加拿大国家粒子加速器中心TRIUMF合作的研究,为宇宙中最重元素的形成方式提供了新的见解,甚至可能推动核反应堆物理学的发展。该研究标志着首次使用放射性离子束测量弱r过程反应截面,具体研究的是94Sr(α,n)97Zr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锶的放射性形式(锶-94)吸收α粒子(氦核),...
2025-03-20
韩国原子能研究院(以下简称“韩原研”)于19日宣布,将于今年3月在韩国境内首次启动铁(Fe)离子束辐照服务,旨在支持核能和核聚变材料的相关研究
2025-02-19
美国能源部(DOE)环境管理洛斯阿拉莫斯实地办事处(EM-LA)已正式启动关闭、退役和拆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的离子束设施的项目
2025-02-05
GaToroid 的项目负责人 Luca Bottura 和 TE/MSC-SMT 部门的 Gregory Maury 正在为 GaToroid 缠绕演示器的线圈强子治疗,作为一种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通过质子或离子束精确瞄准肿瘤细胞,同时保护周围健康组织免受辐射伤害,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然而,传统强子治疗设备体积庞大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一个团队在超导磁体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开发出一种名为GaToroid的新型超导轻型机架,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2025-01-20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近日,有消息称在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一场寻找新化学元素的竞赛,这一竞赛吸引了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及其他多个国际知名实验室共同参与,他们正在竞相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重元素。该计划由。科学家们将采用先进的离子束轰击技术,尝试将轻元素目标融合,以形成自然界中尚未存在的重元素。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重元素小组负责人、核化学家杰克林·盖茨在接受《新科学家》采访时表达了她对竞赛成功的乐观态度...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