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新闻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放射科获得美国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一项为期四年、总额250万美元的资助,用于开发一种新型混合成像方法,以提高疾病检测和监测水平。目前,PET/CT系统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突出显示细胞活动频繁区域)与单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可提供解剖细节)。不过,传统CT仅能在一个能量级别上捕获X射线,这限制了其区分不同类型组织的能力。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此次开发的方法名为PET双能CT,它利用PET扫描数据本身生成...
2025-08-12
8月4日,30余名清华大学师生走进位于四川绵阳的中广核技核医疗产业基地,实地调研质子治疗技术研发、管理及产品生产情况,深入了解核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与产业发展态势。在产业基地展厅,师生们系统了解了中广核质子治疗装备的研发历程、技术突破及产业化进展,重点关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布局、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以及创新成果的临床转化等情况。调研期间,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田启源结合现场实例开展教学...
2025-08-07
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的串列加速器系统通过验收。这是国内首台套商品化串列加速器,标志着我国在串列加速器高端仪器设备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串列加速器的完全自主可控。串列加速器是核科学研究的关键设备,可用于核物理、单粒子效应、材料科学等前沿基础研究,同时可助力半导体高能离子注入、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等产业发展,促进相关产业技术升级。长期以来,国际上仅有两家公司具备商品化产品生产能力。我国相关...
2025-04-27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保罗·兰根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范德堡大学的科学家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合作机会时致开幕词。图片来源:Michaela Bluedorn/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美国能源部近日,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科学家邀请范德比尔特大学同事参与基础科学研究研讨会,旨在探讨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潜在合作。3月6日,研讨会汇聚了范德比尔特医学院基础科学系专注于药理学、分子生理学、蛋白质动力学及生物化学...
2025-04-16
国际专家小组访问了地区卫生机构,包括卢旺达布塔罗医院的癌症中心。(照片:L. Haskins/原子能机构)近日,一项国际评估发现,卢旺达已采取重要措施应对全国范围内的可预防癌症,但仍面临提高癌症综合治疗覆盖率的挑战。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开展的imPACT审查于今年一月份完成,对卢旺达的卫生系统能力以及癌症治疗和控制需求进行了评估。卢旺达卫生部卢旺达生物医学中心主任Claude Mambo Muvunyi表示:这...
2025-03-11
近日,在第八届全俄国际参与科学教育大会肿瘤放射学、放射诊断和治疗框架下,俄罗斯科学院列别捷夫院士主持举办了一场题为有前景的质子和离子治疗与诊断二元技术的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吸引了众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与,共同探讨放射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嵘希位崛嗽蔽品派渲瘟频牡鼻拔侍?、二元核物理技术新方法的创建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辐射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医学技术实验室主任伊琳娜...
2025-02-23
1月20日,中核海得威、福晴医疗与中国科大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及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精准医学装备研究中心共同成立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精准医学研究所(筹)联合研究中心
2025-01-24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帮助创建了一种新的 3D 打印方法,用于打印类似于肌肉的变形材料,为机器人、生物医学和能源设备领域的改进应用打开了大门。俄勒冈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的 Devin Roach 及其合作者打印的液晶弹性体结构在打印后可以直接爬行、折叠和折断。LCE 基本上是软马达,机械工程助理教授 Roach 说道。由于它们很软,与普通马达不同,因此非常适合我们本来就很柔软的身体。因此,它们可以用作可植入医疗设备,例如,将药物输送到目标...
2024-12-03
近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硬X射线成像线站的大光斑紧凑型精密可调白光光阑完成了在线安装,该光阑也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超大型同步辐射白光光斑精密调制设备。HEPS硬X射线成像线站是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首期三条长光束线之一,该线站为插入件引出线站,装备了常规扭摆器、低温波荡器和芒果扭摆器三类不同性能插入件,具备高灵敏度、强穿透、大视场等优点,以硬X射线同轴相位衬度成像和衍射衬度成像实验方法为主,对工程材料和部件、生物医学、...
2024-07-0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耿晋团队报道了溶酶体靶向嵌合体促进Glut1促进靶向蛋白降解。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6月20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杂志》。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具有巨大潜力,特别是在治疗肿瘤和其他蛋白质相关疾病方面。利用分子胶和PROTAC技术对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而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膜蛋白和细胞外蛋白质的研究仍处于临床前阶段。有用靶标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技术进步,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潜...
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