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新闻
最近,它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深度强化学习AI——可以在模拟环境和真正的核聚变装置(托卡马克)中实现对等离子体的自主控制。
2022-02-17
坐落于北京的中国原子能科学院院内就有6座宗师级反应堆,了解这6座反应堆就了解了中国的原子能事业。
2022-02-14
01、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如工业料位计使用的铯-137、探伤机使用的铱-192及医院伽马刀使用的钴-60等。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02、射线装置是如何分类的?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
2022-02-12
该成果的核心数据——古土壤钙质结核团簇同位素,分析获取于筹建中的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2-02-11
当前有关核安全、电离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唯一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22-02-11
内容提要有机固废中碳、磷、硫及重金属等元素赋存形态是决定其环境行为、反应活性及资源化再利用的关键因素。同步辐射光谱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微纳米尺度原位表征碳、磷、硫、重金属等元素赋存形态、结合位点、微观结构,为深入阐明有机固废环境行为、反应机制提供直接的证据。文章概述了X射线吸收光谱、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等同步辐射光谱技术在有机固废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的中应用进展,并对同步辐射光谱技术在该领域应用前景和发展...
2022-01-26
1月2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辐射防护学会荣誉理事长,原核工业部安防环保卫生局局长,中核集团科技委名誉主任,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潘自强同志的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2022-01-26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全球对原位环境监测的需求不断增长,将推动移动质谱仪在环境测试应用市场中的发展。
2022-01-2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倩等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环境健康应用中取得进展。
2022-01-25
近年来,随着产能结构的调整,放射源替代技术的更新推进,企业关停转,报废或闲置放射源大量产生。浙江省生态环境部门及时将绍兴柯桥恒鸣化纤有限公司设备更新替换的18枚Co-60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获得企业的“点赞”。
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