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污染新闻
当局准备开始从福岛核电站向太平洋注入污染水。未来30年将有超过100万吨的水注入海洋。这些废水清除了大部分放射性污染物,但仍将含有微量的同位素、氚和碳14。
2023-03-13
自2021年签订《辐射监测与应急联合实验室协议书》以来,各方攻坚克难、守正创新,协议内容得到稳步推进。会议围绕共建实验室项目落实落细、核设施周边历年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研判、区域应急储备库建设、监督检查活动专家支持、专业技术培训、公众宣传教育等方面开展了深入沟通,并就退役治理铀矿冶氡及其子体监测、伴生放射性污染状况调查等进行了交流,对做好2023年工作进行了讨论。
2023-03-02
双方约定,在核与辐射事故卫生应急装备与药物、医用与核技术工业应用辐射防护、检测监测、放射性污染去除等领域开展成果转化、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
2023-02-20
核安全协调机制有效运转,核安全监管力量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十四五”核安全规划获批印发,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核与辐射安保备勤圆满完成,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三年行动顺利收官,《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修订和能源标准认可工作取得进展,辐射监测和应急、核安全设备监管、人员资质监管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023-02-10
会议认为,放污法自2003年颁布实施以来已近20年,对于防治放射性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促进核能、核技术的开发与和平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核能、核技术行业发展,核与辐射安全形势发生了新变化;生态环境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核与辐射安全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规标准,需对其成功经验和有效手段予以总结固化。上述情况,为放污法修订工作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实践基础。
2023-01-06
第一个超铀废物已被放置在新墨西哥州废物隔离试验工厂 (WIPP) 的一个新面板中。同时,将增加爱达荷国家实验室 (INL) 垃圾填埋场处理来自去污和拆除工作的废物和放射性污染碎片的能力。
2022-11-24
对切尔诺贝利黑蛙的研究是更好地了解黑色素在受放射性污染影响的环境中的保护作用的第一步。此外,它还打开了在核废料管理和空间探索等不同领域有前途的应用的大门。
2022-10-12
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巢哲雄致辞表示,贯彻“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方针,落实“双碳”战略目标,需要共同努力,主要提三点建议:一是以核安全观为指导,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核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二是以执行“十四五”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划为契机,深入落实《核安全法》;三是以核安全文化建设为引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做好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科普宣传工作。
2022-09-15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退役核设施核素分析及放射性污染去污技术研究的学者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读硕士期间,他就与导师一起开展化学法富集同位素的基础研究,提出了富集同位素的加速传质理论。
2022-05-30
5月11日至13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举办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价方法(MEREIA)项目案例研究会,原子能院核安全研究所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书记陈春燕以视频形式参加并作研究案例报告,为含天然放射性污染物退役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和辐射安全监管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反馈,为完善我国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作出贡献。
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