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束流线新闻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在兰州第二条放射性束流线(RIBLL2)上建成新的实验终端,并实现了中等质量区束流碎裂产物的清晰鉴别。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放射性核束实验技术的兴起,核物理研究迎来了新机遇。过去几十年间,世界范围内建成了多台放射性核素分离装置,例如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的FRS、法国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LISE、日本理化学...
2025-08-23
近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放射性束流线HFRS成功完成超导磁体、电源与低温系统联调。HFRS是用于产生、分离、纯化、鉴别短寿命奇异原子核的重要实验装置,共有11台温铁超导二极磁体以及150米长低温分配系统,均为所内自研设备。此次联调,2.5kW制冷机冷量输出平稳,与负载匹配良好;低温分配系统热负载控制和调控精度满足设计要求,流体状态和液位调控精准稳定;超导磁体系统全部磁铁顺利加载到设计电流,平稳运行;电...
2025-06-10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叶沿林课题组及其合作者通过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放射性束流线1号线(HIRFL-RIBLL1)开展的一项非弹激发和集团衰变实验,成功观测到了丰中子核碳-14(14C)中存在的线性链状分子结构(3个α集团成线性排列)。
2023-08-26
近日,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RFL)的放射性束流线RIBLL1,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超重核与核结构室研究员周小红、郭松及合作者利用同核异能态束流研究了电子俘获致同核异能态激发现象。
2022-06-27
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RFL)的放射性束流线RIBLL1,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合作者创造性地利用同核异能态束流探究了电子俘获致同核异能态激发现象。
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