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探测器新闻

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制出最灵敏的伽马射线探测器

科学家们已成功完成伽马射线能量跟踪阵列(GRETA)的研发工作。GRETA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伽马射线探测器,有望给核物理学领域带来重大变革。该探测器由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发,即将运往密歇根州立大学稀有同位素束流装置(FRIB)进行安装并开展首次实验。GRETA如同原子核显微镜,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探究原子核结构,有助于解答恒星如何产生重元素、宇宙中物质为何比反物质多以及原子稳定性极限等基本问题。它拓展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还... 2025-08-16

瑞士物理学家成功捕捉中微子

每秒都有数百亿个中微子从手掌间飞过,这些肉眼不可见的粒子能毫无阻碍地穿过一光年厚的铅板,捕捉它们难度极大,曾被视作如同试图将阳光装进口袋。直至今年夏天,情况出现转变。在瑞士,一组物理学家捕捉到了难以捉摸的中微子现象。他们借助一个饭盒大小的探测器,看到反应堆发出的中微子对原子核产生轻微推动作用,这一过程就如同听到蚊子落在坦克上的声音。该发现基于相干弹性散射现象。打个比方,一个中微子撞击静止的锗原子核,如同撞击乒乓球,几... 2025-08-12

萨马拉科罗廖夫大学启动新型计算集群助力NICA实验数据处理

8月1日塔斯社消息,萨马拉科罗廖夫大学与联合核研究中心(LIT JINR)信息技术实验室合作,已开始运行一个用于处理NICA加速器综合设施SPD(自旋物理探测器)实验数据的新型计算集群,此消息由萨马拉大学新闻处报道。NICA对撞机的SPD实验主要研究基本粒子的自旋特性,将对极化质子和氘核的光束进行对撞,以解决研究质子和氘核结构,包括它们自身角动量(自旋)的性质和结构等问题。据声明,JINR的M. G. Meshcheryakov信息技术实验室与萨马拉国立科罗廖夫... 2025-08-05

小型装置探测到罕见中微子散射效应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MPIK)的研究团队,仅用一个质量不到3公斤的小型探测器,成功探测到中微子散射效应,在中微子探测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瑞士莱布施塔特反应堆内CONUS+探测器的位置和尺寸。图片来源: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中微子是极其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由于中微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微弱,相关实验往往需要动辄上千吨的大型设备。此次研究基于MPIK正在推进的CONUS+实验。早期的CONUS实... 2025-08-02

俄罗斯科学家研发新型闪烁玻璃技术 推动核电医学等领域应用

俄罗斯物理学家近日提出一种用于中子记录的闪烁玻璃制造技术,可实现工业规模生产且在俄具备可行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粒子与核物理学》杂志,该技术将应用于核电工程、医学及辐射监测系统等领域。闪烁玻璃是一种能使电离粒子(如γ量子、α粒子和β粒子)产生闪光的材料,常用于辐射探测器以记录和测量粒子能量。此次研发的闪烁玻璃基于同位素锂-6,其作为吸收剂可将中子转化为带电粒子。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无需高科技设备... 2025-07-28

俄罗斯物理学家用反应堆反中微子精准监测核反应堆

位于加里宁核电站的DANSS实验中,俄罗斯物理学家利用反应堆反中微子追踪反应堆功率和核燃料成分的变化,精度与传统方法相当,相关研究发表于《物理快报B》。传统上,核反应堆运行监测依靠多个传感器和探测器测量热功率与燃料状态,但这些方法可能存在系统误差,开发独立监测方法对提升反应堆安全性与准确性至关重要。反中微子流是可行方法之一,它由核裂变产物衰变直接产生,可自由逸出反应堆。不过,记录中微子和反中微子难度极大,科学家不断开发新方... 2025-07-25

sPHENIX粒子探测器首批成果发布,包含宇宙极早期物质形态的关键数据

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所属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的sPHENIX粒子探测器发布首批成果,其捕获了宇宙极早期物质形态的关键数据。这项最新研究精确测量了以接近光速运行的金离子相互碰撞产生的数千个粒子的数量和能量密度,有望为人类破解物质的起源之谜提供新线索。相关论文已提交《物理评论C》和《高能物理杂志》。sPHENIX粒子探测器上的组件记录的碰撞信号(艺术图)。图片来源:sPHENIX合作组织当两束金离子以2000亿电子伏特的能量迎头相... 2025-07-23

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工程设计与建设成果论文在《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发表

近日,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团队在加速器与探测器领域国际权威期刊《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NIM-A)上发表了题为"Design?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的论文,系统介绍了CSNS一期工程的设计理念、关键技术突破和建设经验。该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我国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装置的科学价值与工程技术成就 2025-06-25

同方威视CT安检技术获中国专利金奖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发布了《关于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同方威视一种行李物品CT安检系统及其探测器装置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奖金奖。这是核技术应用领域唯一金奖专利。面对传统CT安检设备普遍存在的体积大、重量重等瓶颈,难以满足口岸对海量行包货物进行快速、精准、在线查验的迫切需求,同方威视首席科学家陈志强带领研发团队,突破传统思维桎梏,历经数次技术论证与实验攻关,在全球范围内首创性提出并成功验证了基于超短弧... 2025-06-10

组织开展寻源定位系统性能验证试验

近日,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与中广核久源(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在浙江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组织对寻源定位系统进行性能验证试验。寻源装备采用四足机器狗,机器狗集成了辐射源三维定向阵列探测器(基于三个维度的传感器组成的排列,精确测量目标的位置和方向),能够在崎岖地形中完成辐射源三维定位(图1左)。定位装备采用国产编码孔伽马相机(编码孔成像技术的核心在于使用多个小孔来代替传统的单一小孔成像... 202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