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新闻
大约100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无论它是什么,都留下了放射性铍-10的特征。这一发现是基于对深海岩石的研究得出的,可能是未知的宇宙事件或海洋环流重大变化的证据。随着进一步研究,新发现的铍异常也可能成为地质记录的独立时间标记。地球上大部分铍-10源自高层大气,是宇宙射线与氧和氮分子相互作用时形成的。随后,铍-10附着在气溶胶上,落到地面并被输送到海洋中。最终,铍-10到达海底并积累起来,成为科学家所称的地球上最原始的...
2025-02-28
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胡广月和陆全明教授合作的科研团队利用上?!吧窆釯I”高功率激光装置,首次观测到磁化无碰撞冲击波中“费米加速循环”的单次反射加速过程产生的准单能离子。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2025-02-26
韩国汉阳大学原子能工程系金灿亨教授研究团队开发的儿童放射线剂量评估人体计算机模型被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采纳为下一代国际标准人体计算机模型。该模型自19日起通过ICRP第156号出版物正式向全球分发
2025-02-25
欧洲XFEL(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设施)的研究人员与英国科学技术设施委员会(STFC)、牛津大学及其他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合作,在寻找可能解释宇宙暗物质本质的假想粒子——轴子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
2025-02-21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庆祝其水星脉冲功率装置二十年的开创性研究。该装置作为一个领先的平台,持续推动闪光X射线照相术、核材料检测和抗辐射防御系统的发展,为多个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2025-02-20
一项国际合作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由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FHI)的研究人员参与,揭示了在高能X射线照射下,六氟化硫(SF?)衰变过程中会形成中性硫原子
2025-02-20
放射性核素能不断“放射”出具有一定能量的射线(粒子),成为临床上击杀肿瘤细胞的有效武器
2025-02-20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以高显著性探测到脉冲星PSR J1740+1000的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尾部区域的超高能伽马射线辐射,首次发现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尾部的伽马射线辐射,对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尾部的粒子输运机制提出了挑战,预示着尾部区域存在强劲的粒子加速过程
2025-02-18
艺术家对在测量含锕系元素样品的共振非弹性 X 射线散射过程中出现的信号 (r) 的印象。 (图片:S. Lehchanska/自然)2 月 11 日,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国际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研究锕系元素。该方法为理解这些重放射性元素的电子结构和键合特性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有望支持更好的放射治疗方法的开发,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锕系化合物在环境和核废料处理过程中的行为。锕系元素包括...
2025-02-12
澳大利亚国家科学技术组织(ANSTO)与北澳大利亚原住民卡卡杜李子联盟合作社有限公司(NAAKPA)携手开展了一项由农业、渔业和林业部(DAFF)资助的本土丛林食品来源技术项目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