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新闻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美国科学家发现的首例电子俘获核激发(NEEC)现象,因受复杂γ(伽马)本底影响,测量的激发几率可能被显著高估。该研究推荐利用次级束流装置在低γ本底环境下获得更可靠的实验结果。相关研究于6月2日发表在《Nature》的“Matters Arising”栏目上。
2021-06-08
2019年8月29日,地球各地的科学家们被提醒注意大约在10亿光年外发生的一个强烈事件。这是一个巨大的伽马射线暴,虽然10亿光年是一个几乎深不可测的距离,但这个事件在伽马射线暴中是独一无二的。巨大的距离实际上比科学家过去观察到的伽马射线暴更接近我们的星球,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以新的方式研究该事件的机会。
2021-06-05
X射线检测设备选用X射线透射原理对封装底部不可见焊点进行无损检测,不需求额定本钱,检测快捷而精确,在电子组装及失效剖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2021-06-04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赤团队的研究员孙天然等人基于全球MHD模型模拟得到了X射线成像图。
2021-06-02
Skoltech的研究人员利用该大学的Zhores超级计算机资源,研究了一种为核和x射线光子学以及新材料的光谱学生成伽马射线梳状体的新方法。这篇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
2021-06-02
天文学家揭示了从未见过的银河系中心的细节,他们利用NASA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制作的新图像暗示了银河系中心以前未知的星际能量源。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天文学家Daniel Wang新研究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揭示了我们银河系中心暴力细节。
2021-06-01
暗物质粒子探测器(DAMPE)合作组织首次直接观察到氦核在约34TeV的光谱软化。这项工作是基于DAMPE记录的动能从70GeV到80TeV(每个核子17 5GeV n到20TeV n)的氦气光谱的测量数据。相关结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2021-05-30
放射性核素是一类能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粒子,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目前已被开发为药品,广泛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中。但放射性核素药品作为一种放射性物质,为防止辐射危害,在管理过程中也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
2021-05-29
饥饿、利润和“和平原子”促使人们尝试用辐射、化学物质和基因操纵来改变农作物。对于那些在气候变化压力下为粮食安全和产量稳定而战的地方,诱变育种是非常关键的。
2021-05-28
虽然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但很少有人会去思考,光是什么?直到17世纪,牛顿在一间屋子里,设法将来自太阳的光穿过棱镜。牛顿发现,过去人们所认为的白光,实际上是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从而揭开了光的五彩斑斓的一面。自牛顿的时代起,更多的人也开始思考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