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近日,北京谱仪III(BESIII)合作组完成了当前国际上最精确的中性D介子衰变到强子末态KS Lπ+π- 的强相差实验测量,相关研究成果已于6月15日在线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Physical Review D》上。
2020-06-22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应用核技术来抑制携带疾病的蚊子方面,无人机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这一发现标志着在大规模部署这种方法以控制登革热、黄热病和寨卡病毒宿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20-06-19
6月12日,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 650 MHz 2-cell超导腔在北京大学成功完成了掺氮后的垂直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2K温度下,加速梯度Eacc达到22MV m时,Q值超过6E10(对应的微波表面电阻仅为4 7nΩ),超过了CEPC的垂测指标(Q=4E10@Eacc=22MV m),创历史新高,也与国际领先水平相当。
2020-06-17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起了一项旨在加强全球对诸如COVID-19等未来大流行的防范的计划。该项目被称为ZODIAC,其建立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协助各国使用核和核衍生技术来迅速发现引起跨界动物疾病的病原体(包括传播给人类的病原体)的经验的基础上。
2020-06-17
王传祯,1939年生,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疏镇老王庄人,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主持设计供货的大型工业钴源γ辐照装置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也是我国设计制造的第一座出口的大型工业化钴源装置。获得
2020-06-16
国际原子能机构6月理事会会议15日通过视频方式举行。中国理事、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克俭出席会议并发言,重点介绍了核技术应用防控新冠疫情经验。
2020-06-16
癌症不仅是人们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对国家福祉和政府卫生预算造成严重后果的日益严峻的发展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估计,2010年癌症的年度经济费用总额估计为1 16万亿美元。
2020-06-12
粮农组织 国际原子能机构粮食和农业核技术联合司与原子能机构物理化学科学司合作启动了一个新的为期五年(2020-2025年)的协调研究项目(CRP),题为“创新食品的辐射加工”来自机器源的低能量光束(D61025)。
2020-06-11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开舱及搭载物交接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中国花卉协会会长、国际竹藤中心主任江泽慧,常务副主任费本华出席交接仪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向江泽慧主任移交了搭载试验材料。
2020-06-08
国际原子能机构今天表示,截至目前,该机构已经向80个国家运送了250多批物资,其中包括设备和专业指南,以帮助世界各地的实验室加强检测,作为遏制新冠病毒病传播努力的一部分。更多物资将在未来几天和几周内运出。
20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