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院新闻
近日,中国质量协会公布2023年度质量技术奖获奖名单,原子能院的《压水堆失水事故条件下燃料包壳可靠性评价技术研究》荣获项目类二等奖。该研究成果有力弥补了事故工况下包壳材料安全性能评价的缺失和不足,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燃料安全领域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2023-12-0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加强风险防控,守牢核与辐射安全底线,近日生态环境部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北监督站)组织检查组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进行了核与辐射安全检查。
2023-11-29
11月24日,原子能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特邀秦山核电战略咨询委顾问赵晓岚、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专家分别作《领导力提升实践》《现实语境下的网络空间安全思考》专题讲座。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徐荣松主持。
2023-11-25
近日,在中核集团龙腾创新项目的支持下,原子能院研制的BNCT(硼中子俘获治疗)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样机通过技术验收,标志着国内首台基于强流回旋加速器的BNCT样机研制成功,为下一步开展BNCT商品机定型和临床技术研究提供了坚实保障,有力推动了BNCT装备成果转化。
2023-11-24
串列加速器今年已供束2500余小时,为国内40余家用户单位提供了核数据、核反应、核结构、核技术应用与生物、辐射物理等领域的优质服务;稳定同位素分离器在同位素分离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分离出丰度大于99%的镱-176同位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其余核设施同样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并取得诸多重要成果,为我国核事业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2023-11-19
近日,原子能院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对经典的电子器件质子单粒子效应(SEE)截面预测模型——突发产生率(BGR)模型进行了证明与修正,修正后的模型有助于深入开展质子单粒子效应机制研究,并为建立更为可靠的器件空间抗辐射性能评估方法提供助力;同时,经修正的模型也适用于中子单粒子效应,为开展日益受到关注的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2023-11-1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核集团人才会议要求,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高层次专家引领作用,原子能院于近日在长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锕系元素计算化学前沿研讨会,围绕锕系元素的价层电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基础研究进行深入研讨,特别针对锕系元素在计算中存在的强电子相关作用、多组态特性、相对论效应以及相关光谱-能级-反应性问题,分享了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2023-11-09
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AMS),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核分析设备研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加速器质谱的高灵敏分析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11-07
11月5日,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九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原子能院长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召开。
2023-11-07
10月27日,原子能院承办中核集团安全质量“结对子”经验反馈交流会。原子能院总工程师李鹏辉、中核集团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质量标准处副处长魏微出席。这是中核集团质量月“TOP5+5”质量经验反馈系列活动之一,中核集团50余家单位近400余名质量管理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会。
202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