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新闻
FAST 于 2016 年正式投入使用,除了进行脉冲星、中性氢、分子谱线等的探测研究外,其中还有一大科学目标就是搜索智慧外星生命(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SETI),即通过监测星际间的一些信号寻找外星人。
2022-06-16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与CT检查(合称SPECT/CT)结合了SPECT图像的分子水平功能和CT图像的精确解剖细节的优势。
2022-06-15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将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靶向运送到病变组织或细胞,或病变组织与细胞能主动摄取放射性药物,使放射性核素在病变部位大量浓聚,照射剂量主要集中于病灶内,利用核素衰变发出的Y或β射线,产生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如核酸和蛋白质等,使其化学键断裂,导致其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起到抑制或杀伤病变细胞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2022-06-15
2022年6月11日至6月14日,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SNMMI) 2022年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SNMMI年会是本领域首屈一指的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交活动,每年均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核医学及分子影像学领域专业人士参会 (2021年会参会人数为6295人)。
2022-06-15
该项目原理是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瞬间照射污水,使污水中的水分子分解生成的强氧化物质与各类有机污染物发生作用,实现氧化分解和消毒灭菌。
2022-06-15
基于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FAP)靶点的放射性核素标记诊疗探针的研发是近年来核医学及放射性药物领域的热点,代表了放射性药物的下一个前沿领域。
2022-06-13
2022年5月,欧洲核医学会(EANM)联合欧洲儿科肿瘤学会(SIOPE)、儿童神经肿瘤学应答评估工作组(RAPNO)及核医学和分子影像学学会(SNMMI)共同发布了《儿童胶质瘤的放射性标记氨基酸及1?F-FDG PET检查(第1版)》。
2022-06-09
随着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特应性皮炎治疗已迈向靶向治疗的新阶段。多项研究表示,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阿布昔替尼片在皮损清除和缓解瘙痒方面较安慰剂及生物制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改善,将为特应性皮炎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2022-06-08
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田彦宽工程师采用催化加氢热解(HyPy)技术获取我国塔里木盆地两类典型海相原油沥青质中键合态组分,利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表征了其中含氧、氮、硫的杂原子化合物,并与原油中的杂原子化合物进行系统对比分析。
2022-06-07
今年我院核医学科有五位毕业生进行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研究涉及内容有基因表型及其预测模型研究、新型多肽分子探针和诊疗一体化分子探针研发、新型显像剂临床评价、PET/CT影像组学研究等。
2022-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