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新闻
8月19日,浦项科技大学宣布,由先进核工程系和环境工程系严友容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石墨烯技术,可在液态下分离放射性废水中的氚。该研究作为解决福岛核电站污染水等全球放射性废水问题的新方案备受关注,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的材料领域国际学术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氚是核电站产生的放射性氢,主要以水分子形式存在,进入人体会发射内部辐射,需严格管理。此前,氚只能在气态下分离,去除液...
2025-08-20
进展1 星环聚能已初步掌握高场侧加料技术,自主研发的紧凑超声分子束进气阀,能适配球形托卡马克狭窄的高场侧空间,使等离子体加料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三倍。同时,该技术配合 PCS 位形控制,成功实现了快速的前馈密度控制。高场侧加料前馈控制进气对等离子体密度的影响进展2 星环聚能在等离子体磁约束控制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已初步具备 isoflux 控制能力,大幅提升了等离子体形状控制的精细程度,实现了从 0 维全局参数控制到 1 维精细分...
2025-08-16
美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首次合成出含锘的分子粒子。此前,科学家从未直接探测到锘化合物,因锘在自然界不存在,只能通过加速器获取且产量极低(每秒几个原子),其寿命最长的同位素锘 - 259半衰期仅58分钟。锘是原子序数为102的锕系元素,20世纪中期,多个科学小组利用粒子加速器独立合成了它。此次,由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詹妮弗·L·波尔领导的研究团队取得突破。他们使用88英寸的回旋加速器合成锘,化学家借助FIONA光谱仪记录质谱。为获得锘离...
2025-08-14
为打击濒危犀牛的野生动物贩运,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7月31日启动一项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支持的项目。该项目开创性地将放射性同位素安全植入犀牛角,利用现有核安全基础设施阻止和发现非法偷猎行为。犀牛角位素项目团队正在将放射性同位素植入犀牛角。(Martin Klinenboeck/国际原子能机构)南非是世界上犀牛数量最多的国家,但过去十年因偷猎损失超一万头犀牛,且仍是受犀牛角非法贸易驱动的犯罪分子目标。仅2025年第一季度,南非林业、...
2025-08-03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夸克物质中心核子结构室研究团队基于NPC(Non-perturbative Physics Collaboration)合作组在部分子碎裂函数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首次以当前最高理论精度破解了夸克碎裂为强子的关键规律,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24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为人类理解物质微观结构提供了全新视角。半个多世纪前,物理学家比约肯、费曼等提出部分子碎裂函数(Fragmentation Functions,FFs)概念,用以描述带
2025-08-02
7月23日电,据塔斯社消息,莫斯科物理与技术学院(MIPT)专家完成一款新型质谱仪的研发,该仪器用于测定物质分子质量和结构。此项目是莫斯科物理与技术学院与斯科尔科沃科技学院(Skoltech)联合实施的国内仪器制造计划的一部分,莫斯科物理与技术学院新闻处报道了这一消息。新闻处称,该装置能区分质量在小数点后三位有差异的分子离子,基于独特原理研制,在俄罗斯乃至全球都无同类设计,样机已成功通过测试并提交国家验收。这款新型质谱仪采用独特设...
2025-07-26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伊尔库茨克A.E.法沃斯基化学研究所联邦研究中心不饱和杂原子化合物实验室工作人员,联合中国和捷克共和国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完成一项研究,为水合生物分子中辐射诱导的质子转移提供新认识,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质子转移是众多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的基本反应,但因其动力学极为迅速,此前研究较少。此次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电离辐射作用下吡咯一水合物复合物(模拟生物系统)中的质子转移。该过程通过电子撞击...
2025-07-17
空心原子是指内壳缺失多个电子,而外壳仍全部或者部分填充电子的特殊原子。这类远离平衡态的多激发态原子的产生机制、内部结构及退激属性不仅是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和理解量子多体相互作用的有效载体,同时在内壳电离X射线激光、高能量密度物理及分子成像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科研团队与合作者在重空心原子实验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证实了全裸重离子-原子碰撞是高产额制备重空心原子的有效...
2025-07-10
俄罗斯联合核能研究所(JINR)核问题实验室细胞分子遗传学部门近日宣布,在IBR-2研究反应堆核心区域发现多种抗辐射真菌,其生存环境的日辐射剂量达人类致死剂量的16倍。该团队通过自主开发的采样系统,首次在核反应堆心脏附近成功采集生物样本,为研究极端环境下的生物适应性机制提供了关键突破。IBR-2反应堆以持续高辐射背景著称。据JINR核问题实验室负责人叶莲娜·克拉夫琴科(Elena Kravchenko)介绍,即使反应堆处于非运行状态,其核心区域日辐...
2025-06-27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联合巴西航空航天技术学院、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合作者在强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从理论出发深入探讨了强子内部夸克—胶子相互作用对强子部分子分布的影响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16日以快报的形式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D上。强子是由夸克和胶子组成的复合粒子,质子、中子、π介子等都属于强子家族。研究强子内部夸克和胶子的行为对于理解物质微观结构的奥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