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装备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27日正式启动加速器、光束线站带束带光联合调试。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我国首个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也是目前全球设计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次技术调试,HEPS储存环的束流流强已突破40毫安,电子束流发射度成功降低至93皮米弧度。电子束流发射度可以衡量电子束的精细程度——数值越小,说明电子束在横向扩散越少,所有...
03-28
头条
2021年,原子能院EMIS-170同位素电磁分离器全年运行时间突破3000小时,创历史新高。该分离器实现了多种稳定同位素的分离,为核医学等领域急需的同位素材料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01-12
原子能院稳定同位素医用同位素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我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是国际前沿基础研究和国家发展战略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大型平台。
2022-01-11
中国散裂中子源
光伏电缆线的主要特性是由其电缆使用的绝缘原料和护套所料决定的,经过辐照加速器辐照以后的线缆,电缆料的分子结构将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变,从而提供其各方面的综合性能来保证电缆的使用效果。
2022-01-11
辐照交联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坚持自主创新,经过十年科技攻关成功研制了ADS超导直线加速器样机,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百千瓦高功率连续束流稳定运行。
2022-01-11
直线加速器核废料处理
1月9日,中广核技下属中广核高新核材集团有限公司在江苏太仓召开省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会,专家组一致同意六项述新产品新技术通过鉴定。
2022-01-11
中广核技辐照交联高新核材
本研究首次将风暴石顶面的珊瑚氧同位素应用于指示风暴活动发生的月份;并结合高精度的U-Th测年以及现代器测记录,进一步证实了风暴石是指示风暴活动的理想代用指标之一。
2022-01-10
稳定同位素
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锝-99m放射性标记的DNA立方体纳米颗粒(99mTc-DCN),并构建基于DCN的药物载体和核医学成像平台。
2022-01-10
放射性示踪剂核医学
2021年度“空间核与新兴技术会议”于2021年4月26~30日以虚拟方式召开,会议论文集中收录了一篇题为“用于海洋世界勘探任务的压力容器内置型放射性同位素电源系统(RPS)概念的考虑因素”的文章。
2022-01-07
核技术放射性同位素
X射线(X光)于1895年11月8日被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意外发现,他因此在1901年获得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正巧于X射线被发现的半个多月前立下遗嘱,捐赠遗产设立诺贝尔奖。
2022-01-05
X射线
通常在人们的印象里,核辐射防护材料往往离不开厚重的铅。然而,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取得了一项新进展,有望改变人们对核辐射防护材料的传统认知。
2022-01-05
辐射防护材料
天体物理学家已经接近确定来自太空的高能中微子来源,研究小组将南极中微子天文台冰立方收集的数据与射电望远镜测量的长电磁波数据进行了比较。
2022-01-05
中微子
辐照交联是以高能辐照代替过氧化物来诱发交联,其原理是高能电子束作用于聚合物分子链,产生自由基使分子链活化,活化分子链之间互相交联形成交联聚乙烯。
2022-01-02
辐照交联电子束辐照
在距离斯坦福大学一箭之遥的地下30英尺处,科学家们正在对一台激光器进行收尾工作,这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研究宇宙组成部分的方式。明年完工后,林纳克相干光源II,或称LCLS-II,将成为美国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第二个世界级X射线激光器。
2021-12-31
X射线粒子加速器
据了解,科学家们利用同步辐射--一种特别明亮的X射线辐射--对组织结构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成像,然后以三维方式显示。
2021-12-31
同步加速器同步辐射X射线
研究表明,化学肥料中δ15N的丰度变化范围小,平均值为0.2‰,而有机肥料中δ15N的丰度变化范围大,平均值为8.5‰,有机肥中15N同位素丰度高于化肥中15N丰度。
2021-12-31
稳定同位素氮15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