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应用
7月23日,记者从中国发明协会获悉,2025年度发明创业奖评选结果揭晓,三亚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实验室凭借首台套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装置的研制与应用项目,从众多参评成果中脱颖而出,摘得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此次获奖是对我们深耕农业科研创新的莫大鼓舞。这一荣誉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应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更彰显出三亚南繁在科研创新中的强劲实力,印证了我国在新兴育种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全球农业科技发展贡献了独具...
07-25
头条
2025年5月18日,远大医药宣布,本集团成都温江的核药全球研发及生产基地将在2025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该基地于2022年底签约,2023年4月全面启动环评,同年11月获得施工许可正式破土动工,仅5个月实现主体封顶。此外,该基地已于2025年5月15日获得国家生态环境部颁发的甲级《辐射安全许可证》,以两年周期刷新行业建设纪录。远大医药成都温江核药全球研发及生产基地定位全球创新核药产业化高地,全流程辐射监测系统达到核电级安全标准,是全球首个零辐...
2025-05-20
核医药
塔斯社5月19日消息,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人工智能系统重新剖析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前两次运行所收集的数据,助力物理学家精准计算出希格斯玻色子转变为粲夸克的速率,并将相关测量不确定性降低了35%。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新闻处表示,这些计算大幅缩小了在LHC数据中探寻新物理学的范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新闻处援引比利时根特大学研究员扬·范德林登的话称:我们的研究是希格斯玻色子与粲夸克相互作用研究的一大进步。随着分析技术的持续改进以...
2025-05-20
核物理
据外媒报道,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于本月初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到2035年在月球上建造一座自动化核电站,该核电站预计将成为拟议的国际月球研究站(ILRS)的一部分。签署备忘录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发布公告称,国际月球研究站将进行基础空间研究,并测试其长期无人运行的技术,同时有望实现人类登陆月球的目标。国际月球研究站于2017年首次对外宣布,参与建设的国家众多,包括委内瑞拉、白俄罗斯、阿塞拜疆、南非、埃及、尼加拉瓜、...
2025-05-20
中国俄罗斯
近日,法国-荷兰深度科技初创公司Thorizo??n提出了一种新颖解决方案,旨在应对日益严峻的核废料处理挑战,同时实现清洁能源生产。该公司首席开发官泰特斯·蒂伦斯(Titus Tielens)表示:‘索瑞森一号’将成为未来无碳能源系统的宝贵资产,它能把长寿命核废料转化为稳定、经济且灵活的能源,以此补充可再生能源,这是完成核燃料循环所缺失的一环。Thorizo??n公司计划建造一座小型模块化熔盐反应堆(MSR)。该反应堆将利用现有的乏核燃...
2025-05-19
产业应用
近日消息,在鞑靼斯坦共和国门捷列夫斯基区,一项大型项目即将启动,涉及建设第二个天然气化工综合体氨 - 2以及俄罗斯第一座氢核电站。初步估算,这两处设施总投资额将超过7000亿卢布,且均计划落户于新经济特区阿拉布加 - 门捷列夫斯克境内。鞑靼斯坦共和国当局与企业代表表示,这些项目对该地区工业潜力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除化学品生产相关项目外,该地区还规划建造俄罗斯首座氢核电站(HNP)。此项目预计投资5000亿卢布,同样在经济特区内实施。...
2025-05-19
俄罗斯
5月16日,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在大田ICC酒店举办了SMR虚拟反应堆平台开发项目第一年业绩报告会。该项目于2024年正式启动,将持续至2029年。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大田分院SMR虚拟反应堆平台开发项目旨在开发虚拟反应堆平台(V-SMR),以推动下一代反应堆——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发展,并降低其在验证、设计和运行方面的成本。韩国原子能研究院担任项目总负责人,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和韩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KISTI)共同参与其中。三方合作开展多...
2025-05-18
国际视窗
近日,日本三重大学、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和帝塚山大学的研究小组宣布,成功演示了一种原位固定技术。该技术利用高强度激光将铯捕获在混凝土中并形成玻璃体,有望为福岛第一核电站退役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铯固定技术图像当前,福岛第一核电站退役工作正在推进,除处理污染水、清除燃料碎片外,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是长期课题。日本原子能协会等学术机构正研究退役最终状态,即终态。此次研究结果与之相关,预计有助于减少与退役相关的废...
2025-05-18
日本
近日,利用太赫兹辐射(THzI)的技术在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创建以及眼科和肿瘤疾病诊断方法开发等领域积极发展,研究太赫兹辐射对生物体影响并制定安全标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多机构联合开展相关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细胞学和遗传学研究所细胞和电子微生物学研究所细胞技术实验室初级研究员叶卡捷琳娜·布蒂科娃 (Ekaterina Butikova)。照片由 T. Morozova 拍摄。临床和实验淋巴学研究所(NIIKEL,I...
2025-05-17
产业应用
粒子加速器技术全球领导者及放射性药物生产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IBA5月13日宣布,正式推出CASSY®。这是一款旨在简化放射性药物生产流程的紧凑型合成器,有望彻底改变放射性金属和放射性示踪剂的生产方式。CASSY®即紧凑型自动可扩展合成系统,它通过与实验室工作流程无缝集成、配备用户友好界面以及在净化和放射性标记方面具备多功能性,有效提高了放射性药物尤其是放射性金属的生产效率。其紧凑的设计是一大亮点,该设备能够在单个标准...
2025-05-15
放射性药物
近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迎来重要里程碑,已成功制造出组装脉冲磁系统的所有部件。这一超导系统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同类系统,其核心组件的顺利生产标志着ITER项目在核聚变能源研究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ITER项目的脉冲磁系统中央螺线管由美国制造,作为该系统的最后一个关键元件,它的完工为整个磁系统的组装铺平了道路。该中央螺线管将与俄罗斯、欧洲和中国生产的六个环形极向场磁铁协同工作,共同构成这一重达近3000吨的庞大系...
2025-05-14
俄罗斯
据台北时报报道称,台湾原子能研究机构近日启动了一项为期四年的大型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研究项目,预算超过1亿新台币(约合330万美元)。此举是在台湾政府计划关闭部分核电站以兑现无核化承诺的背景下进行的。据相关网站介绍,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采用工厂化制造的设计,相较于传统核反应堆更为小巧且模块化,输出功率高达300兆瓦,约为传统核反应堆的三分之一。台湾此前运营着多座传统核电站,为当地提供了一定比例的电力。然而,随着部分核电站反应堆因...
2025-05-14
产业应用
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5月13日报道,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圣母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锦屏深地前沿科学及暗物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对12C+12C(碳-碳)熔合反应的天体物理S因子开展实验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通过逆运动学厚靶方法,实现复合核24Mg*(处于激发态的镁-24)全衰变道的实验研究,为12C+12C熔合反应研究贡献关键实验数据,向解开长期困扰核天体物理学家的12C+12C熔合反应问题迈出重要一步。研究结...
2025-05-14
天体物理
作为储能领域的一匹黑马,钠离子电池具有原材料储量丰富、易于提取成本低廉、自主可控等优势,有望与锂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形成互补,有助于加快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而正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技术的核心研发高性能正极材料是提升电池性能的首要任务。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中子散射团队基于中国先进研究堆高分辨粉末中子衍射谱仪,通过引入锰离子空位,首次实现了材料由无序结构转为有序结构,设计出大电流、...
2025-05-13
质谱仪
塔斯社5月7日消息,据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新闻处报道,俄罗斯理工大学MIREA的专家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金刚石的场效应晶体管设计。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通过半导体利用电信号控制电流的装置,此次开发的金刚石场效应晶体管应用前景广阔,发明者透露其将应用于核能和空间技术领域。新闻处详细介绍了该新设备的创新之处,新设备采用了通过热化学处理工艺形成的晶体结构完美的金刚石层,且该层厚度小于1微米。这一技术能够消除表面缺陷,进而显著改善晶体...
2025-05-12
俄罗斯
近日,美国科学家在量子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获得不受限制运动的自由原子图像。这一成果让研究人员得以直接观察此前无法研究的长期预测的量子现象,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开辟了全新路径。该突破性新技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团队开发,其核心在于运用激光冷却显微系统。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先将原子置于受控云环境中,让它们自由活动,随后借助激光冻结原子,进而完成拍照操作。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马丁·茨维尔莱因(Zwierlein)对这一成果...
2025-05-12
原子核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