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应用
国际专家小组访问了地区卫生机构,包括卢旺达布塔罗医院的癌症中心。(照片:L. Haskins/原子能机构)近日,一项国际评估发现,卢旺达已采取重要措施应对全国范围内的可预防癌症,但仍面临提高癌症综合治疗覆盖率的挑战。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开展的imPACT审查于今年一月份完成,对卢旺达的卫生系统能力以及癌症治疗和控制需求进行了评估。卢旺达卫生部卢旺达生物医学中心主任Claude Mambo Muvunyi表示:这...
03-11
头条
随着核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辐射环境监管要求与日俱增,对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7月26日至8月1日,按照生态环境部2021年度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研究重点支持课题《就地高纯锗γ谱仪在现场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项目实施计划要求,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派出项目组前往阿坝州松潘县和九寨沟县开展现场勘查和监测采样工作。
2021-08-12
核技术 伽马射线
碳离子治疗系统是技术先进的大型医疗系统,融合了加速器、核探测、医学诊疗等相关技术。提供碳离子束用于癌症的治疗,它是如何做到的?
2021-08-12
重离子治疗 核技术
目前,长输管道内壁腐蚀的检测技术主要为内检测技术等,其通过测量管道壁厚损失百分比来评价腐蚀程度,在发现内壁腐蚀缺陷后,还需采用常规超声检测或射线检测技术进行复测。
2021-08-12
无损检测
西班牙基隆萨洛德质子中心(Centro de Protonterapia Quironsalud)的研究人员回顾和提出了一些生物学和机械学方面的解决建议,以期能够减轻质子治疗的缺陷,用特定的方法来分配剂量的空间分布(微型束,minibeams)和时间分布(FLASH效应),降低系统复杂性(旋转治疗)和成本(无旋转机架方法),使质子治疗更可以造福更多的癌症患者。
2021-08-12
质子治疗 PET/CT X射线
美国空军司令迈克尔·卢顿在 8 月 10 日的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虚拟活动中说,等待美国核武库现代化是行不通的,这是因为中国将条约视为软弱的表现。卢顿表示,没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拖延核武器现代化了,延长寿命将比新系统花费更多。
2021-08-11
美国 中国 核武器
在无损检测方法中,工业内窥镜目视检测法是常见的手段之一。通过工业内窥镜可以对人眼不易观察到的部位,实现远距离观察和检测,依此来帮助企业在产品的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等各个阶段,发现产品的内部结构、内表面形态、缺陷、故障等质量问题。
2021-08-11
无损检测
治疗癌症患者有许多可能的治疗选择。能够提前预测这些治疗中的哪些可能会成功将是非常有帮助的。由于发表在《核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我们现在有了一种新方法来帮助确定特定肿瘤是否可以通过铁靶向癌症治疗成功治疗。
2021-08-11
PET/CT 核医学 靶向治疗
质子治疗相对于光子放疗既有优势也有缺陷。在质子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其主要的局限如下:射程不确定性、横向半影、靶区外沉积高线性能量传递(LET)射线,入射前端表面剂量、射束路径上的剂量、临近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限值、器官运动以及治疗费用等。
2021-08-11
质子治疗
Radalytica 使用协作机器人、超灵敏 X 射线光子探测器以及将 CT 与超声、表面轮廓和其他检测方法相结合的能力,以优化复合材料零件的质量、生产和降低成本。
2021-08-10
X射线 无损检测
航空航天业非常广泛地在使用着无损检测(NDT)技术。几乎所有组件的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尤其是最关键的组件,都需要进行验证,无损检测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1-08-10
无损检测
最近发表的研究表明,一种PET/MRI混合成像方法可以准确检测恶性脑肿瘤,同时还能防止不必要的侵入性手术。
2021-08-10
PET/CT 放射医学
瑞士无人机开发商Flyability公司近日推出一款名为“Elios 2 RAD”的装配有辐射传感器的室内无人机,帮助核设施工作人员保持较低的辐射暴露水平。
2021-08-10
辐射监测 辐射剂量
调强质子治疗(IMPT)的计划和递送,能够生成专性剂量分布,用以治疗几何上复杂的肿瘤。头颈部癌症(HNC)靶区邻近许多关键结构和器官,与光子相比,质子的物理和剂量学特性更优,因此质子治疗被越来越多地选择用于头颈部癌症的治疗。
2021-08-10
质子治疗
为了研究免耕秸秆覆盖措施对黑土农田肥料氮转化过程和高效利用的调控机制,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利用氮15(15N)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系统研究了免耕不同量秸秆覆盖还田条件下,肥料氮在土壤不同形态氮库的转化特征及其利用效率。
2021-08-09
氮15 同位素示踪法 稳定同位素技术
2019年,科技部和有关部门立足前期工作基础,在高能物理、基因组、气象、地震、海洋等领域组建了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在实现数据共享、支撑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方面,这些数据中心成为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和载体。
2021-08-09
高能物理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