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中核工程联合体成功完成ITER真空室5号扇区核心安装工作

2025-05-22 08:54     来源: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TER 核聚变

2025年5月2日,由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圆满完成了由欧盟聚变执行机构(Fusion for Energy)制造的ITER真空室5号扇区全部磁体及等离子体诊断测量系统的安装任务。5月15日,团队通过大型翻转工装,将重达440吨的真空室扇区成功翻转、吊装,并精准就位于ITER安装厂房的1号扇区组装平台上。

此项任务的完成是继本年度4月上旬真空室模块7顺利落入主机坑后的又一重大工程进展,进一步彰显了由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在大型聚变主机设备(包括磁体、冷屏和真空室)安装方面的技术实力与项目管理能力。同时,也标志着联合体已具备依据欧洲承压设备指令(PED)开展制造与焊接,以及等离子体诊断与测量等高精度系统集成的综合能力。

真空室作为ITER主机装置的第一道真空与放射性安全边界,其设计、制造和安装须同时接受欧盟承压设备指令和法国核承压设备标准(ESPN)的严格监管。根据法国核安全局(ASNR)的要求,真空室所有工作均按照ESPN无质量大纲监管模式执行,并由ASNG指定的独立第三方机构(ANB) Vinçotte 根据RCC-MR和ISO标准实施全程质量监督。

中核工程联合体自SMSA合同签订之日起,便联合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焊接研究所积极筹备相关工作,施工现场和后台实验室联合组织实施20项焊接工艺评定,所有评定文件获得业主和ANB 批准用于现场实施,为在真空室表面开展焊接作业奠定了技术基础和开工前提。现场历时28天成功完成了1394处附件的焊接工作。

在真空室5号扇区表面1394处焊接附件上,附着18类共193支磁体诊断和测量仪表、光纤和电缆,用于等离子体运行时监测其等离子密度、温度、电流、旋转速度、磁约束时长、磁场强度及能量损失等100多项参数,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进而触发对等离子体进行位形控制和对主机装置的保护动作。

中核工程联合体电气安装团队凭借扎实的电气安装专业功底,在完成技术消化与工艺准备后,顺利完成了模拟件预安装等前期工作。随后,项目团队连续奋战22天,于4月28日圆满完成全部诊断系统安装及电缆敷设任务,并顺利通过绝缘及信号连通性测试。

为保障真空室5号扇区地面准备工作的顺利推进,中核工程联合体施工技术和商务采购团队统筹协调来自欧洲本地的多家供应商,涵盖机械加工、激光测量、部件制造、脚手架平台准备等多个专业领域。在跨文化、跨国界、工期紧的背景下,团队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通过优化施工组织与交付计划,确保现场各工序高效衔接,为后续关键路径作业创造有利条件。

项目推进过程中还面临额外挑战:由于5号扇区抵达法国ITER现场时仍存在部分尚未修复的制造缺陷,现场施工需与意大利制造方同步推进修复工作。对此,中核工程联合体积极协调业主和意大利供应商,制定缺陷修复专项计划,合理划分责任界面,确保修复进度与地面准备工作并行推进,在确保质量安全前提下,有效降低延误风险。

通过全过程的计划管理、现场调度和多方协同,项目团队在高度复杂的国际供应链环境中保持了施工节奏的稳定,为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真空室5号扇区地面准备工作的圆满完成,凝聚了中核工程牵头下多家单位的协同努力,是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法国法马通电力公司,以及ITER组织业主方与监理单位等各方通力合作、昼夜奋战的成果与见证。

真空室5号扇区核心安装工作的顺利完成,不仅充分展现了中核工程联合体在技术能力与项目管理方面的综合实力,也为后续全面承接ITER主机安装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联合体团队将继续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坚定服务于ITER国际组织首次放电目标,助力中核集团“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为核聚变能源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持续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新理论模型或解核聚变研究难题

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为核聚变研究中已知的差异提供了可能的解释。这项研究的重点是等离子体边界,这是一个复杂且对维持聚变反应至关重要的区域。(图示)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该研究由物理学家曹明云和帕特里克·戴蒙德撰写,聚焦于托卡马克这一用于产生受控聚变能的主要设备,解决了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长期问题。研究人员指出:边缘核心耦合的动力学对于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的优化至关重要。研究重点... 2025-06-16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推出FLARE设施 探索磁重联现象

近日,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推出一台具有无与伦比能力的机器——实验室重联实验设施(FLARE),用于探索磁重联现象。左图为准备就绪的FLARE。右图为太阳耀斑图像。(图片来源:Michael Livingston / PPPL通讯部;NASA戈达德太空研究所)在实验室一间天花板高耸的宽敞房间里,一个侧放着的闪闪发光的装置格外引人注目,它形似一个SUV大小的金属桶,随时准备开启科学实验之旅。FLARE长12英尺,直径9英尺,重达10多吨,是世界一流的首创设施,代表... 2025-06-14

多萨核电站两款辐射测量设备发行量突破2000台

近日,多萨核电站自豪宣布,其用于测量放射性气溶胶体积活度的装置(UDA-1AB)和用于测量低活度的α - β辐射计(UMF-2000)发行量均已超过2000台。目前,已发行设备的序列号分别达到2100和2250。莫斯科市投资与工业政策部部长阿纳托利·加尔布佐夫表示: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成熟的批量生产以及产品的高需求。该公司为核电行业、首都医疗机构和研究中心提供设备。2024年,该企业被授予工业综合体地位并享有税收优惠。放射性气溶胶体积活... 2025-06-12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推进高效速调管研究 助力对撞机节能

限制能耗是任何新机器研发过程中的首要考量因素。在正负电子对撞机领域,例如目前正在构想用于研究神秘希格斯玻色子的希格斯工厂,总能耗的50%到60%用于驱动加速电子束的射频腔。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正在开展的研究有望显著提升这一过程的能源效率。正在测试用于高亮度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速调管原型。速调管被安置在螺线管(黑色结构)内。(图片:N. Eskandari/CERN)在诸如正在研究的未来环形对撞机(FCC)这类环形对撞机中,电子和正电... 2025-06-12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高亮度LHC测试台组装进入最后阶段

近日,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磁体测试大厅内,高亮度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测试台的组装工作已步入最后阶段,为下一代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运行筑牢基础。目前,测试台的所有部件均已安装就位,团队正全力开展部件连接工作。所有 LHC 的目标和其他元素都是在适当的位置进行的高级发光。 (图片:弗洛伦斯·汤普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这个长达95米的设施,是安装在ATLAS和CMS实验两侧新部件的复制品。高亮度LHC产生的积分亮度将比现有LHC高出十倍,这意味... 2025-06-12

全球招标
科技创新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