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将与Starlight Engine株式会社、京都Fusioneering株式会社、电力开发株式会社、日挥日本株式会社、藤仓株式会社、古河电工株式会社、丸红株式会社等8家公司将于2025年5月1日共同启动“聚变系统设计工程”计划。该计划属于企业赞助的一系列研究项目。
当前,全球围绕聚变能发电的验证竞争愈发激烈,各方均期望尽早实现聚变能的实际应用。日本内阁府通过“聚变能创新战略”,正全力加快聚变能的研发进程,目标是在2030年代完成聚变发电的验证工作。与此同时,私营部门的聚变能验证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例如由Starlight Engine Ltd.牵头的“FAST”项目。
聚变发电的验证工作需以工程设计基本原理为基础,开展全面的工厂设计。聚变工厂的最终配置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约束方法、预期用途(如实验、商业发电、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工业供热等)以及适用的法规和标准。由于支持这一庞大设计工作的学术和技术框架尚在构建之中,培养并指导下一代从事聚变能研究的专业人员,以持续甚至加快技术发展步伐,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
企业赞助研究计划旨在让大学与外部组织(涵盖私营公司或研究机构)借助各自的技术与专业知识开展联合研究,共同攻克公共重要领域的难题。
在此次项目中,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前沿科学研究科的核聚变研究专家江尻彰教授将担任“核聚变系统设计工程”项目的首席教师。该项目将与2025年4月1日在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内新成立的跨学科核聚变能源中心携手合作。
“核聚变系统设计工程”项目将为核聚变工厂的设计筑牢学术根基,并通过产学合作着重解决以下关键领域问题:开展先进聚变系统创新技术研究;探索聚变能的多种潜在应用;研究设施和设备的要求,并依据现行法律、规范和标准建设相关设施与设备;研究聚变能实际应用及社会融合所面临的挑战。
“聚变系统设计工程”项目不仅是一项研究合作,更是日本在全球聚变能源竞赛中谋求长期领先地位的战略举措。该项目旨在通过培养下一代专家人才,搭建未来聚变工厂所需的设计架构,为商业化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与可扩展性奠定基础。
未来数年,这一开放式合作有望成为核聚变系统创新、新技术研发、产业生态系统培育以及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枢纽。产学研的协同努力,不仅将推动日本能源转型,还将助力日本成为全球脱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贡献者。
聚变能,是指氢等轻原子核在极端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聚变形成更重原子核时释放的能量。作为一种燃料资源丰富的无碳能源,聚变能预计将在脱碳和能源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聚变被视为一种大规模、集中且安全的能源形式,因为它不涉及连锁反应、爆炸或高放射性废物。
“FAST”项目(先进超导托卡马克聚变装置)是同类项目中首个致力于从燃烧等离子体中提取聚变能、演示集成等离子体维持能力并解决DT(氘 - 氚)反应堆工程难题的项目。该项目由星光发动机有限公司牵头,作为公私合作项目的一部分,目标是利用DT聚变反应实现5万至10万千瓦的输出功率和100000秒的放电持续时间。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前沿科学研究科教授江尻彰表示:“我们怀着强烈的使命感,与包括Starlight Engine Ltd.在内的八家杰出私营企业共同启动这项企业资助的研究项目。聚变能源将在实现脱碳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为下一代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看到日本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的聚变研究领域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我们深感欣慰。我们致力于确保该项目取得有意义且影响深远的进展,以支持这一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