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国际研究小组在核聚变湍流模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025-03-22 10:30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核聚变湍流模拟 核技术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一项全面的实验研究中,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证实了领先的湍流模拟代码的计算,这标志着理解核聚变装置湍流传输过程的重大突破。该研究现已发表在科学期刊《自然通讯》上,为预测核聚变发电厂的性能奠定了重要基础。

来自加兴 IPP 的核心团队将 ASDEX Upgrade 的两次放电的等离子体测量数据与…… [更多]

照片: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Frank Fleschner

未来的核聚变发电厂旨在通过融合轻原子核来高效地产生可用能源。其中,磁约束核聚变是最先进的方法,它将等离子体(一种加热到数百万摄氏度的气体)约束在磁场内,使其悬浮在环形真空室内,不与壁接触。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不仅用于发电,还用于维持等离子体温度。为了维持这一过程,等离子体必须保留尽可能多的能量,研究人员称之为实现高能约束时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物理学家必须首先了解等离子体中极其复杂的湍流过程,并理想地找到调节它们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湍流是有益的,因为它有助于将氦核(聚变反应的副产品)从等离子体中输送出来,同时将新鲜燃料带入核心。然而,过度的湍流会缩短能量约束时间,因为能量从等离子体中心逸出得太快。

慕尼黑附近加兴的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IPP)的物理学家Klara Höfler博士与她的同事,以及欧洲和美国其他五所研究机构的同行一起,在理解聚变等离子体湍流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该团队首次实现了实验结果与计算机模拟之间的全面一致,同时比较了七个关键的等离子体湍流参数,比以前的研究要多得多。

在这项新研究中,Klara Höfler在IPP聚变装置ASDEX Upgrade上使用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诊断设备,精确测量了数百万度等离子体的特性。她使用了两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多普勒反射仪用于测量等离子体密度的波动,团队利用ASDEX Upgrade诊断套件中的三个反射仪分析了不同位置的各种大小的涡流;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相关电子回旋发射(CECE)辐射计则用于非常精确地测量电子温度波动。

五维相空间中的比较等离子体模拟是使用IPP开发的GENE代码进行的。GENE代码被全球公认为对等离子体内部湍流过程进行数值建模的领先工具。由于这些现象非常复杂,用于这项研究的超级计算机需要总共两个月的计算时间才能在短短几毫秒内模拟观察到的湍流。

实验物理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在此项研究中至关重要。GENE计算不仅要正确地再现湍流,还必须模拟复杂的测量过程,这是研究人员经过多年努力才实现的。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实验和数值计算之间的可比性。

Klara Höfler回忆道:“当我收到模拟结果时,我真的很惊讶它们与所有实验数据的吻合程度如此之高。”即使是直觉上没有预料到的现象,GENE也能准确预测。例如,研究团队为ASDEX Upgrade中研究的两次等离子体放电设置了不同的温度曲线,GENE模拟精确地再现了实验中观察到的温度和密度波动行为。

“我们已经证明,GENE能够可靠地预测两种等离子体放电的真实行为,”Klara Höfler总结道。对于聚变研究,这意味着可以使用模拟来优化等离子体场景,以实现尽可能长的能量约束时间。聚变装置数字孪生的概念现在更加具体,可以更好地预测反应堆等离子体的性能。



推荐阅读

一体化快堆创新联合体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3月28日,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简称一体化快堆)创新联合体2025年度工作会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长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召开。这是一体化快堆创新联合体成立以来召开的首次年度大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精神,交流技术发展、分享科技成果,加快推进一体化快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同探讨一体化快堆创新联合体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国家国防科工局二司、十司,国家能源局核电司等上级部委和相关直属中心... 2025-04-02

新一代人造太阳有新进展!中国聚变挺进燃烧实验

记者近日从中核集团获悉,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国内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实现大幅跃升,中国聚变挺进燃烧实验。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其能量产生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因此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中核集团中国环流三号总设计... 2025-04-01

变核废料为宝、效率提升8000倍,苏州大学研究的“核电池”,获2024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5年3月27日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进展9,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 主要完成单位为苏州大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和湘潭大学,主要完成人为王殳凹、王亚星和欧阳晓平。微型核电池是将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得益于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特性,微型核电池在诸多传统电池难以胜任或面临挑战的应用场景中,成为了一种持久且不可或缺的能源解决方案。在我国核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伴随而来... 2025-03-29

核技术上榜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上榜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3月27日,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上榜。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结型能量转换器的锕系微型核电池架构,在分子级别上将放射性核素与能量转换单元紧密耦合,并结合光伏技术实现了辐射衰变能到电能的高效转换。这一成果奠定了高能量转换效率微型核电... 2025-03-28

荷兰核监管机构审查Borssele核电站扩建计划中的三种反应堆设计

近日,荷兰核监管机构ANVS(De Autoriteit Nucleaire Veiligheid en Stralingsbescherming)应气候与绿色增长部(KGG – Ministryie van Klimaat en Groene Groei)的要求,审查了Borssele核电站扩建计划中提出的三种反应堆设计。此次审查的设计包括AP-1000设计(Westinghouse)、APR-1400设计(韩国水电核电公司 – KHNP)和EPR设计(法国电力公 2025-03-28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