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俄科学家开发新诊断系统精准测量等离子体能量损失

2025-03-21 09:14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核聚变 等离子体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G. I. Budker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的专家开发了一种诊断系统,该系统能够高精度地测量用于控制受控热核聚变(CTF)实验中的等离子体的开放式磁系统的能量损失。相关研究在GDL(气体动态阱)装置上进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中捕获的能量有20%到40%会在磁场中损失。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等离子体物理学杂志》上。

带有标记诊断系统的 GDL 方案

GDL设施与其他三个开放式陷阱——KOT(紧凑型轴对称环面)、GOL-NB(波纹陷阱-中性束)和SMOLA(螺旋磁性开放式陷阱)共同构成了INP SB RAS独特的研究综合体“长开放式陷阱”(LOT)的一部分。目前,这些设施正在测试用于创建新一代GDML(气体动态多镜阱)装置的技术,这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学的一个重大项目。GDML旨在演示设计基于开放式磁阱的紧凑、经济且环保的热核反应堆的可能性。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原子能研究所实验室负责人、物理和数学科学候选人埃琳娜·索尔达特金娜表示,无论是封闭式(托卡马克、仿星器)还是开放式磁系统,磁阱的等离子体损失都是未来热核反应堆能源效率的关键问题。她指出,在开放式陷阱发展初期,曾有很多关于纵向损失不可避免的抱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通过特定方式排列电势可以显著减少纵向损耗。然而,能量平衡问题始终是研究的重点。

为了评估燃气轮机装置的能源效率并高精度地测量能量损失的数量和位置,专家们创建了现代化的诊断系统。索尔达特金娜补充道,早在90年代GDL推出时,同事们就设定了这项任务,但现在他们已经完全更新了诊断设备,以便与现代等离子体参数相对应。

2024年,研究团队成功巩固了GDL的能源平衡,考虑了由于等离子体通过陷阱塞泄漏而造成的能量损失、由于等离子体离子在残余气体上的再充电(横向损失)、由于原子能量辐射而造成的能量损失以及由于等离子体外层与径向电极的接触而造成的能量损失。总体而言,等离子体中捕获的约80%的能量是在这些能量损失通道中测量的,虽然还未达到100%,但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结果。

索尔达特金娜指出,对于研究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研究横向损耗通道,因为在引入新的诊断方法之前,他们还不知道该区域损失了多少能量。当等离子体在残留气体上重新充电时,它会在磁场中损失能量,这个过程称为横向损失。为了测量这种寄生效应,他们创建了一个基于热释电材料的新诊断系统,结果发现在这个通道中损失了高达40%的能量。

现在,俄罗斯物理学家的任务是了解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GDT设施中等离子体的横向损耗通道,并利用这种消失的能量来加热等离子体。索尔达特金娜解释说,他们的实验室已经开发出一种马歇尔枪的原型,它不是用冷气体来供给等离子体,而是用冷等离子体。他们计划通过这种方式强烈抑制横向损耗通道,将这40%的能量留在等离子体内。

这项工作是在国家任务FWGM-2025-0041“开发轴对称开放式陷阱中等离子体约束方法”框架内开展的。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开放式磁阱的热核反应堆将更加接近现实。



推荐阅读

核动力院安全级专用仪控技术取得新突破

3月25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的安全级棒位测量系统样机顺利通过抗震试验。该试验的顺利通过,标志着核动力院首套高可靠安全级控制棒棒位测量系统完成了科研样机的研制和全部鉴定试验验证工作,实现了中核集团在安全级专用仪控技术方面的新突破,为后续工程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什么是安全级棒位测量系统?安全级棒位测量系统向反应堆堆顶棒位探测器提供励磁电源,采集和处理测量感应信号,通过实时分析计算生成控制棒位置信息,经高可靠通... 2025-03-31

国重室王殳凹教授团队在Nature Sustainability上发表核污染控制领域重要进展

近日,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殳凹教授团队和合作者在《自然-可持续性》(Nature Sustainability)在线发表了题为"Catalytic proton exchange in water distillation for efficient tritiated water clean-up"的研究论文,阐述了一种新型的催化质子交换-水精馏新技术用于含氚核废水的高效净化。目前,核电正常运行过程产生的含氚废水没有有效技术进行净化。核事故产生的含氚核污染水的高 2025-03-31

谢菲尔德大学携手多家机构 开展百万英镑核废料封装水泥技术研究

近日,谢菲尔德大学宣布,已与塞拉菲尔德有限公司、英国核退役管理局以及英国国家核实验室共同建立了新的研究伙伴关系,该项目价值100万英镑(约合129万美元),旨在通过研究新的水泥技术,为核废料封装提供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据了解,该项目将重点探索如何利用不同特性和数量的石灰石煅烧粘土水泥(LC 3)来生产性能最佳的核废料封装水泥。LC 3作为一种新型水泥,因其生产过程中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被视为传统波特兰水泥的更环保替代品。此外,LC 3... 2025-03-31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首批操纵人员执照获国家核安全局批准颁发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2025年第一批民用核设施操纵人员执照颁发名单》,海南核电运行二处首批34人获颁玲龙一号全球首堆操纵人员执照,这标志着小堆示范工程首批主控操纵人员取照考试任务圆满完成,为机组后续冷试、热试、装料和商运等关键节点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作为海南省重点人才平台建设单位,海南核电始终将操纵人员培养列为重点工作。在公司党委和总经理部的领导下,运行二处秉承敢为人先、奋勇攻坚、行业标杆、引领全球的首堆运行... 2025-03-30

变核废料为宝、效率提升8000倍,苏州大学研究的“核电池”,获2024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5年3月27日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进展9,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 主要完成单位为苏州大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和湘潭大学,主要完成人为王殳凹、王亚星和欧阳晓平。微型核电池是将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得益于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特性,微型核电池在诸多传统电池难以胜任或面临挑战的应用场景中,成为了一种持久且不可或缺的能源解决方案。在我国核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伴随而来... 2025-03-29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